“希望有新的政策出臺,市場預期持續向好,房子能夠儘快賣出。”這是目前楊振(化名)最期待的事情。北京“認房不認貸”新政落地後,楊振將手中的房子掛出,希望置換一套學區房。
9月1日,北京官宣執行“認房不認貸”政策,因爲是全面落地,超過市場預期。短時間內,北京新房、二手房成交量大幅上漲。如今,距離新政落地已經近40天,北京樓市成交如何?多家機構統計數據顯示,9月,北京樓市成交量衝高後有所回落,但較8月仍然升溫明顯;10月以來,市場較爲平穩。
新政下交易激增
中指研究院根據北京市住建委數據統計,9月,北京新建商品住宅網籤5891套,環比增長42.9%;二手住宅成交14262套,環比增長30.1%。
網籤存在滯後性。根據北京鏈家研究院調研,在更爲前瞻的三方約實際簽約方面,9月,北京二手房實際交易潛在增長幅度超四成,相關增長可能體現在10月網籤數據中。
新政超預期落地!北京“認房不認貸”新政在前期使樓市升溫明顯,尤其是新房市場,在政策出臺後的當晚,不少開發商喊出“不打烊”的口號,一些購房者選擇深夜簽約。新政後的首個週末,北京不少售樓處看房人數量暴增,新房、二手房成交量也增長明顯。
據中原地產市場調研估算,9月2日-9月8日,北京新建住宅成交3500套,超過前一個月的成交量;二手房成交5000套,超過之前的半個月。
北京鏈家研究院院長高原表示,北京住房市場以改善性需求爲主體,存在較爲明確的置換鏈條,“認房不認貸”政策主要利好新市民及改善客羣。
成交量衝高回落
值得關注的是,北京9月份的成交也主要集中在前半個月,在衝高後開始回落。據中原地產市場調研估算,9月16日-9月17日,北京二手房分別成交600套和800套,相較前一週均有所減少。
麥田研究院相關分析師表示,新政後的首個週末,北京二手房成交量迅速走高。首個週末快速釋放的成交多是在政策落地前已多方比選、意向房源基本鎖定的客戶,政策寬鬆落地刺激其立刻出手買房。隨着前期高意向客戶陸續成交,之後幾周的成交量和高峯相比有所下降,但市場熱度和8月同期相比仍有明顯提高。
在業主預期方面,新政落地後,業主預期經歷了一個先升後降的過程。據麥田房產統計數據顯示,新政後的首個週末,調價房源中漲價房源佔比迅速提高到36%,到9月下旬以後,漲價房源佔比又下滑到17%,回到和8月份相當的水平。隨着市場反應逐漸清晰,業主預期逐步迴歸理性。
在剛剛過去的中秋、國慶“雙節”,北京樓市的表現也較爲平穩。根據北京鏈家研究院監測數據顯示,今年“十一”期間交易規模同比下行約六成,與預期相符。從高頻數據視角來看,9月29日至10月3日出行高峯期,平均交易規模低於正常工作日水平,自10月4日起,隨着出行人羣的逐漸迴流,交易規模逐漸回暖,至6日已達到正常週末水平。
高原表示,由於一線城市中旅遊人羣與潛在購房羣體高度重疊,這一現象使得近年來長假地產數據表現往往較爲平淡。隨着潛在購房羣體的逐漸迴流,疊加多重利好因素持續釋放,預計後續市場將延續9月態勢,呈現溫和回暖態勢。
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認爲,“雙節”假期,樓市對於各種新政依然處於消化過程中,市場相比9月份的政策後窗口期井噴需求已經出現了退熱現象,整體市場再次進入博弈。
購房需求仍在
目前,北京已執行“認房不認貸”,此前觀望的購房需求逐漸入市、成交衝高回落,但是在利好政策下,剛需以及換房需求仍在,不過受制於客觀因素,處於觀望階段。
一位房企人士表示,目前,北京二套房首付比例最高達80%,公積金還是“認房又認貸”,這阻礙了一部分人入市。
同時,很多城市首套房首付比已降至20%,北京首套房首付比例仍爲35%-40%,如果購置二手房,首付比例更高,這對於新市民來說壓力較大。
在8月底網傳北京要出臺新政時,計劃“上車”的劉琪(化名)就開始看房了。“我們是剛需,之前覺得買房壓力大,但是孩子要上學了,必須要買房。”劉琪說,其目標也很明確,就是買學區房,圈定的學區裏,目標樓盤就是有限的幾個,也有看到特別合適的,但學位被佔,所以放棄了。
隨着“認房不認貸”新政落地,劉琪可選擇的房源也增多。而北京鏈家中介費的下調更促使劉琪下定買房的決心,“之前覺得中介費太高了,鏈家中介費新政策出來後,我很是開心。”
但是,對於劉琪來說,首付的壓力仍然很大,“到年底,我們才能存夠首付款。所以買房這個事情不着急,但是必須得去做。”劉琪如是說。
此外,9月,掛牌量也有明顯增高,而隨着成交量的回落,部分購房人預期下降,市場“賣一買一”人羣也受到影響。
市場希望新的政策落地。劉琪說,“希望首付比例能夠降下來。”而在着急賣房置換的楊振看來,無論什麼利好政策,都希望儘快出臺,能將手中的房子儘快賣出去。
降首付、降利率加點等仍有空間
在“雙節”前,市場曾傳聞北京將有新政策落地,但是並沒有出現。
北京還有哪些政策調整空間?對此,中指研究院市場研究總監陳文靜表示,廣州繼“認房不認貸”之後調整限購區域,釋放了積極信號。從短期來看,北京限購政策也存在優化空間和預期,但政策調整力度仍取決於市場恢復程度。參照廣州部分郊區取消限購的做法,未來北京有望按照因區施策原則,或結合人口、人才政策去優化限購政策,如取消郊區限購、降低社保年限要求、增加特定人羣購房套數、優化離婚購房限制等。同時,降低首付比例、降低房貸利率加點數、調整普宅認定標準亦有一定空間。
合碩機構首席分析師郭毅也認爲,接下來政策破冰的機會點會從調低利率加點開始,現在各大商業銀行都有房貸發放的指標,經營壓力大,加點可能鬆一鬆。同時,普宅標準也有機會調整,從而使得“剛需省契稅,改善降首付”。最後,限價的尺度可能還會繼續寬鬆,給市場一點信心。
“對於北京等一線城市來說,當下‘認房不認貸’主要影響的是剛改家庭,因爲大部分剛改家庭需要賣一買一。整體來看,這部分家庭在短期消化後,後續如果沒有郊區限購鬆綁、首套房貸利率降低等政策出臺,市場可能在10月後繼續調整。”張大偉如是說。
新京報2023年10月10日產經週刊《樓市新政40天》。
新京報記者 段文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