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強房企前7個月銷售額合計近4萬億元

機構數據顯示,前7個月,百強房企銷售金額合計接近4萬億元,同比下降4.6%。從拿地方面看,百強房企前7個月拿地總金額合計6946億元,同比下降13.4%。

拿地金額同比下降

中指研究院數據顯示,2023年1-7月,百強房企銷售總額爲39944億元,同比下降4.6%。7月,百強房企銷售額同比下降34.1%,環比下降33.8%。

從房價方面看,7月,百城房價繼續下跌,二手房價格環比下跌城市增至96個。

從拿地方面看,百強房企前7個月拿地總金額合計6946億元,同比下降13.4%,降幅較上月擴大3.2個百分點。50家代表企業拿地總額同比降低32.9%。

北京、杭州、蘇州等城市繼續開展集中供地。但受銷售增速下滑等因素影響,企業總體拿地金額下降。從具體房企看,華潤置地、保利發展、建發房產前7個月拿地金額居前。

從交付方面看,2023年以來,“保交樓”相關舉措不斷落實,全國房屋竣工表現持續改善。2023年上半年,房地產開發企業房屋竣工面積達到33904萬平方米,同比增長19%。其中,住宅竣工面積24604萬平方米,同比增長18.5%。

中指研究院指數事業部總經理曹晶晶認爲,隨着中央及主管部門發聲爲市場定調,樓市預期得到一定改善。地方因城施策將加快落地,將圍繞降門檻、降成本展開。核心一二線城市地產銷售有望逐步企穩,並帶動投資開工好轉。預計樓市分化趨勢將延續。

部分房企基建項目亮眼

值得注意的是,從房企披露的情況看,部分房企2023年上半年銷售額出現企穩跡象。

棲霞建設近日披露的房地產經營情況簡報顯示,2023年1-6月,公司商品房權益合同銷售面積爲5.4萬平方米,上年同期權益合同銷售面積爲6.08萬平方米;公司商品房權益合同銷售金額爲20.41億元,上年同期權益合同銷售金額爲19.21億元。

部分房企基建項目實現增長。綠地控股近日披露的基建業務經營情況簡報顯示,第二季度,公司房屋建設項目數達到557個,總金額約爲455.9億元,同比下降40.43%。基建工程項目數達到227個,總金額約爲399.5億元,同比增長7.73%。2023年1-6月,公司完成新開工面積34.1萬平方米,同比減少60.2%,完成竣工備案面積903.8萬平方米,同比增長5.1%。公司實現合同銷售面積589.2萬平方米,同比減少9.5%;實現合同銷售金額632.67億元,同比減少7.1%。

珠江股份披露的經營情況簡報顯示,截至2023年第二季度末,公司(含廣州珠江城市管理服務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廣州珠江體育文化發展股份有限公司等)在管住宅、公建及體育場館項目數量共計343個,簽約建築面積共計約3650.4萬平方米。其中,住宅項目140個,建築面積約1813.52萬平方米;公建項目187個,建築面積約1639.23萬平方米;體育場館項目16個,建築面積約197.65萬平方米。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