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4日,中國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司司長鄒瀾在2023年上半年金融統計數據情況新聞發佈會上表示:“考慮到我國房地產市場供求關係已經發生深刻變化,過去在市場長期過熱階段陸續出臺的政策存在邊際優化空間,金融部門將積極配合有關部門加強政策研究,因城施策提高政策精準度,更好地支持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時值年中,此次央行的最新表態具有指示性的意義,也預示了下半年樓市調控政策的重點和聚焦方向。廣東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李宇嘉表示:“目前,居民對貸款買房的積極性很低,甚至開始提前還貸。所以,繼續沿用房地產熱階段陸續出臺的政策,比如對進入房地產的貸款實施規模和比例控制、貸款集中度管理等,其意義和必要性下降。”
金融端繼續發力支持“保交樓”
央行明確表態,今年下半年將加大力度進一步支持“保交樓”。
鄒瀾指出,2021年下半年以來,金融部門配合有關部門加大保交樓支持力度,保持房地產重點融資渠道穩定,加快推動行業風險出清。鄒瀾介紹,一是加大金融支持保交樓,配合推出兩批共3500億元保交樓專項借款。設立2000億元保交樓貸款支持計劃,引導商業銀行積極提供配套融資,有力推動各地項目復工建設。
值得關注的是,7月10日,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監管總局聯合發佈通知,將“金融16條”中兩項有適用期限的政策統一延長至2024年12月底,引導金融機構繼續對房企存量融資展期,加大“保交樓”金融支持。結合“保交樓”工作需要,將2000億元“保交樓”貸款支持計劃期限延長至2024年5月底。
同時,鄒瀾也表態“保交樓”涉及的貸款可能存在一定風險,但是整體可控。他表示:“對於已售未按期完工交付樓盤的個人住房貸款,由於按照現行法律規定,會優先保障購房羣衆利益,這部分貸款可能面臨一定風險,但佔總量的比重非常低、風險可控。房地產開發貸款餘額13萬億元左右,其中地產開發、保障房建設貸款餘額大約6萬億元,還款有保障。開發企業承貸6萬億至7萬億元,因爲部分開發企業出現困難,不良率有所上升,但與銀行貸款總量相比很小。”
房地產調控政策存“邊際優化空間”
在繼續加大“保交樓”金融端的支持之外,此次央行也明確了下半年房地產政策的調控方向,即在“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的政策方向之上,金融部門將積極配合有關部門加強政策研究,因城施策提高政策精準度,更好地支持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重點研究政策的“邊際優化空間”。
值得關注的是,7月4日,央行的最新調查顯示,2023年第二季度,居民買房意願和房地產企業貸款需求均有所下降。其中,央行對全國50個城市2萬戶城鎮儲戶的調查顯示,當被問及未來三個月準備增加支出的項目時,選擇購房的居民佔比僅16.2%,較上季下降1.3個百分點。此外,央行對銀行家的調查也顯示,二季度房地產企業貸款需求比上季下降8.4個百分點至47.0%。
央行調查結果同當前房地產市場情況基本相符。今年一季度,在前期積壓需求集中釋放的帶動下,房地產市場迎來一波“小陽春”行情。但進入二季度後,購房者置業情緒迅速回落,加上政策力度不及預期,市場再次調頭向下。
根據中指研究院發佈的數據,今年上半年,百城新房價格保持橫盤態勢。6月,百城新房房價環比連續2個月下跌,跌幅與5月持平;二手房價格繼續波動調整,價格連續14個月環比下跌,環比下跌的城市有91個,較上月增加8個。
“目前,迫切需要金融對穩地產的支撐。”李宇嘉表示,近期,商品房市場進一步下滑,而且在預期轉弱的帶動下,交易量和價格形成了相互拖累的循環下行過程。這導致抵押物價值損耗,不僅不利於銀行貸款質量的安全,而且也不利於保交樓、保民生、保穩定。
“邊際優化空間”可能在哪裏?
對於央行目前正在研究的政策“邊際優化空間”,市場和業內專家也多有猜測,“邊際優化空間”可能在哪些方面?
對此,李宇嘉表示:“雖然金融對於穩定地產行業具有‘加速器’的作用,但是,邊際改善絕對不是大放水和強刺激。因此,央行的表態中用的是‘邊際優化’‘有序出清’‘因城施策提高政策精準度’‘更好地支持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等。也就是說,加強金融對地產的扶持,關鍵是摸清楚需求在哪裏,比如剛需和改善的需求端扶持,保交樓的金融支持,白名單房企的扶持。”
“還有對行業高質量發展的扶持,比如現房銷售、集體土地入市、城中村改造、城市更新、保障性租賃住房、新型城鎮化等。同時,對於舊模式的部分,比如‘爆雷’的部分民企、項目,一定要出清,不會救助。總之,就是要將金融扶持與地產行業轉型,高質量發展和新模式結合起來,與保民生、保穩定結合起來。”李宇嘉進一步表示。
比如,對於租賃住房方向,爲了推動房地產行業轉型發展,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監管總局擬定《關於金融支持住房租賃市場發展的意見》,爲住房租賃提供多元化、全週期的金融服務。1000億元租賃住房貸款支持計劃也在穩步推動,已經落地濟南、鄭州等試點城市。
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也指出:“今年上半年,一季度出現的樓市‘小陽春’持續將近兩個月,進入4-6月,樓市成交顯現疲態。儘管房企加大推盤力度,多重優惠政策頻出,仍有不少城市的樓市表現出‘再刺激也沒有需求’的情況。同時,部分熱點城市,特別是一線城市存在有合理購房需求、但受制於嚴格信貸政策無法購買釋放的現象。”
對此,張大偉建議:“在堅持‘房住不炒’的前提下,個別重點城市可以考慮取消對購買第二套房時‘認房又認貸’的嚴格限制政策,以滿足購房者的合理需求。”
新京報記者 徐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