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房企融資規模下降 股權融資邁出關鍵一步

2023年上半年,房地產市場整體表現先揚後抑,房企融資數據也是如此。據中指研究院發佈的報告顯示,今年1-6月,房地產行業共實現非銀類融資4041.7億元,同比下降16.2%。從單月來看,今年3月份環比大幅上漲後,二季度開始下滑。

而在三季度,房企將迎來另一個償債小高峯。在業內人士看來,下半年政策加力預期增強,在市場緩慢復甦、政策鼓勵下,信用債發行規模有望保持穩定。

央企、國企是發債主力

整體看來,今年上半年房企融資支持政策邊際改善,但是非銀類融資規模仍在下降。

中指研究院指出,2021年下半年,房地產行業開始進入下行週期,融資規模大幅回落。2023年上半年延續了下降的態勢,但降幅已大幅收窄。從單月來看,今年3月份,房企融資規模迎來一個小高峯,非銀類融資環比漲幅超過100%,不過4月、5月份分別環比下降20.7%、27.2%。

從融資結構來看,信用債雖然同比下降,但仍是融資主力。2023年上半年,房地產行業信用債發行規模爲2340.5億元,同比下降7.0%,佔總融資規模的57.9%,較上年同期上升5.7個百分點。

而這其中,央企、國企是發債主力,據中指研究院統計數據,今年上半年其發行信用債佔比近90%,與去年同期基本持平,民企發行信用債佔比相比去年同期微升0.6個百分點。據克而瑞發佈的6月單月數據顯示,今年6月份,房企發債143億元,主要是華潤置地、招商蛇口、越秀等國企、央企。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上半年,房企的融資成本一直是下降的趨勢。據克而瑞統計,今年1-6月,80家典型房企新增債券類融資成本3.7%,較2022年全年下降0.53個百分點,其中境外債券融資成本8.04%,較2022年全年上升0.99個百分點,境內債券融資成本3.48%,較2022年全年降低0.06個百分點。

股權融資迎來實質性落地

值得關注的是,今年5月、6月,房企股權融資也迎來實質性落地,有6家房企定增方案集中獲批,這標誌着“第三支箭”邁出關鍵一步。

去年11月份,證監會決定在股權融資方面調整優化5項措施,其中包括恢復上市房企和涉房上市公司再融資。

此後,各大涉房企業火速發佈定增預案。據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統計,10家房企在2022年12月發佈了定增預案,以趕上政策紅利期。截至2023年6月27日,已披露定增預案(不含擬籌劃)的A股房企數量增加至23家,其中包括11家央企及國企、10家民營房企、1家混合所有制房企和1家外資房企。

但是,直到今年5月底,股權融資“第三支箭”纔在實操層面迎來正式的落地。

今年5月29日,招商蛇口定增併購事項獲深交所審覈通過。6月16日,招商蛇口定增方案獲得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同意註冊批覆,成爲A股房地產企業中第一個試水“第三支箭”成功的公司。

其間,保利發展、中交地產、福星股份、大名城、陸家嘴等陸續公告定增事項獲得交易所審覈通過。

償債高峯下的政策預期

下半年,房企的償債壓力仍不容忽視。

據中指研究院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6月末,2023年下半年尚在存續期的債券餘額爲4361.6億元,其中信用債佔比66.3%,海外債佔比33.7%;一年內到期債券餘額爲9277.6億元,其中信用債佔比64.3%,海外債佔比35.7%,境內債務償債壓力較大。而三季度爲償債高峯。

另據克而瑞統計數據顯示,2023年7月房企將有41筆債券到期,剔除掉已經提前贖回的部分之後約爲638億元,環比增加82.81%。從到期債券規模來看,單筆金額最高的是融創中國於2020年發行的一筆6億美元的境外優先票據。

因此,從市場層面來說,對於政策的持續寬鬆預期增強。中指研究院企業研究總監劉水認爲,2023年上半年,融資政策從融資類型、融資對象方面呈現分類管理、邊際放鬆的傾向。但融資總規模仍在下降通道,受市場復甦勢頭持續轉弱等因素影響,投資人對房地產行業存在較多顧慮和考量,下半年政策加力預期增強。

劉水進一步表示,整體來看,信用債在市場緩慢復甦、政策鼓勵下,發行規模有望保持穩定,特別是優質民企將獲得相應發債機會;海外債、信託短期內無回暖跡象;ABS(資產證券化)成爲僅次於信用債的融資渠道,有底層資產支持的CMBS/CMBN(商業地產抵押貸款支持證券/抵押貸款支持票據)、類Reits仍將保持較高發行佔比。

新京報記者 段文平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