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王婷婷
下半年伊始,上海保持原有的供應節奏推出了第六批次新房。
7月2日,上海市2023年第六批次集中供應房源上線,該批房源共涉及26個項目6634套新房,較上一批次房源減少400餘套。
據界面新聞了解,本次入市的26個樓盤總建築面積約71.3萬平方米,備案均價66617元/平方米,較第五批次均價上揚16919元/平方米,分別分佈在浦東、靜安、普陀、虹口、楊浦、閔行、寶山、嘉定、奉賢、松江、金山、青浦和崇明13個區域。
這一批次房源覆蓋到剛需和改善羣體,其中備案均價在6萬元/平方米以下的項目有12個,面積佔比約47.2%,而6-10萬元/平方米的項目有10個,面積佔比約34.5%。
更關鍵的是,在第五批次新房中環內房源集體被“鴿”之後,該批次的10萬+項目也終於迴歸,均價10萬元/平方米以上的項目有4個,面積佔比約18.3%,項目分別是招商蘇河璽、華髮靜安華府、保利越秀和樾天匯、中企雲萃森林。
此次最高備案價爲119000元/平方米,爲靜安區的華髮靜安華府,其次是保利越秀和樾天匯,備案均價爲115000元/平方米。
華髮靜安華府作爲中興路板塊的純新盤,此次將推出約106-156平方米的3-4房房源,同板塊新房已經超過130000元/平方米,具備一定的倒掛空間。
在去年9月份上海第三輪集中供地中,華髮股份將靜安區中興社區的地塊收入囊中,總地價達到80.37億元,爲底價拿得。如今不到一年,該地塊的住宅項目就將入市,預計會迎來不錯的銷售熱度。
保利越秀和樾天匯也是這一批次的熱盤之一。在今年3月,該項目首開推出340套房源,共計1074組客戶參與搖號,搖號參與率達315.9%。此次作爲二期房源入市,將推出最後284套99-173平方米的房源。
2022年7月25日,上海開啓年內第二批次土拍,保利發展聯合越秀地產以約47.75億元競得該地塊,樓面價56000元/平方米,同樣是底價拿得的地塊。
鮮少供應的虹口區,該批次推出了江灣鎮的虹盛裏,備案均價爲99600元/平方米,將入市451套63-197平方米的房源。據界面新聞了解,該項目由上海城投控股以舊區改造和城市更新結合的模式打造,涵蓋高層、洋房、聯排多種戶型。
此外,位於浦東的兩個“老面孔”新盤,佳怡華庭和愛法新城也將在這一批次入市,備案均價分別爲97760元/平方米和73730元/平方米,將推出20套277-402平方米和30套118-189平方米的戶型房源。
作爲新房供應大戶,浦東區此次共推出6個項目,另外四個新盤爲東岸觀邸、森蘭萬安裏、浦發唐城二期和中企雲萃森林。其中,中企雲萃森林將推出426套86-179平方米的戶型房源,備案均價105000元/平方米。
其餘區域均屬“穩定發揮”,普陀、閔行、嘉定、松江分別推出兩個項目,奉賢和青浦分別推出3個項目,寶山、金山、崇明和楊浦都只推出一個項目。
值得一提的是,在這一批次新房源中,臨港無新盤供應。但在6月第5批次新房中,臨港有3盤764套房源入市,不過因各種因素導致整體認購不甚理想,三盤平均認購率僅約17%。
去年在上海的拿地大戶之一,廈門國資房企國貿地產本次將一舉推出兩個新房項目,分別是位於松江區的國貿鷺原和位於青浦區的國貿虹橋璟上,共計入市680套房源。
整體來看,第六批次房源的可選擇空間較大,大概率可一改第五批次房源的低溫態勢,恢復過往的銷售熱度。
在第五批次新房項目中,截至目前共有22個項目迎來開盤,共有8個日光盤,但除了建發璟院和象嶼招商公園1872(北區)外,其餘項目均爲未觸發積分。
這主要是因爲第五批次新房中,最高單價不超過9萬元/平方米,但購房者們往往更傾向高單價且具有倒掛的新房項目,比如熱衷於徐匯濱江、前灘、市中心等熱門板塊。
不過,由於第五批次的集中密集上市,6月上海新房市場成交面積套數較前兩月呈明顯上漲趨勢。
上海佑威房產數據顯示,6月全市商品住宅成交套數9049套,環比5月上漲36.53%。高於年化平均值;成交面積101.81萬平方米,環比5月上漲32.53%,比去年同期水平上漲12.83%。
成交均價則有所下降。上海佑威房產數據統計,6月上海新房成交均價爲63407元/平方米,環比5月下跌1.03%, 比去年同期水平下跌15.72%。
回看過去的上半年,“上海新房市場猶如過山車一般跌宕起伏。”
上海中原地產市場分析師盧文曦指出,年後隨着傳統銷售季的到來,上海新房市場表現出一波凌厲上行,此後陷入震盪下行,6月在供應的推動下成交又有所反彈。
上海中原地產數據統計,截止6月29日,上半年上海成交新建商品住宅509.87萬平方米。“從以往經驗來看,年度成交能衝擊1000萬平方米說明市場保持活躍,至少目前來看,成交維持得不錯。”
盧文曦表示,從交易節奏來看,1月受去年12月高供應推動影響實現高開,成交面積超過百萬平方米;2月成交快速縮水,3月受傳統銷售季影響成交突破百萬方,此後成交開始“陰跌”,但6月在衝刺半年的背景下實現翹尾收官,成交面積超過90萬平方米。
具體到項目而言,均價6萬元/平方米以上的項目成交活躍。從成交前十榜單來看,有6個樓盤成交均價超過6萬元/平方米,這意味着上海已進入改善時代,“越是單價高的項目越是要求大戶型,買房一步到位的心態非常明顯。”
2023年的上海則是堅持“小幅快走”的供應爲主。
今年上半年,上海一共有5批次集中供應房源,雖頻次高但單次供應量並不大,只有第五批供應套數超過7千套,其餘均在6900套以內。
在前4批次項目中,還有大約4成左右項目觸發積分制,但第五批僅2個盤觸發積分,反映出二季度市場熱情有所降溫。盧文曦表示,“但總體來看,大約有7、8成樓盤都能開盤日光,市場消費力仍具韌性。”
“目前來看,市場信心還在底部,核心區域配置核心資產的思路不變。”因此,預計下半年交易還是以熱點推動爲主,尤其是10萬+等高端改善項目繼續是衆多買家角逐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