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人員以藕爲材“重塑肉身”

本報記者 吳純新 通訊員 黃繼春

在電影《哪吒之魔童鬧海》(《哪吒2》)中,太乙真人用蓮藕爲哪吒和敖丙“重塑肉身”的畫面令人印象深刻。不過,這種看似只能在電影中才能出現的情節,如今已經照進了現實。近期,武漢輕工大學食品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易陽團隊以藕原料製作骨骼支架“重塑肉身”的消息衝上熱搜。目前,該研究已經進入動物試驗階段,植入蓮藕支架的骨折動物在8周內可實現骨癒合,新生骨密度和骨小梁厚度顯著高於非支架組,且骨骼強度與原骨相當。

易陽團隊跟蓮藕打交道有十多年了,在蓮藕研究和加工過程中,他們時常接觸許多“廢料”。2024年,該團隊首次成功將蓮藕“廢料”中的纖維提取轉化爲具有生物相容性和一定機械強度的支架材料,實現“變廢爲寶”,這爲他們後續的研究奠定了基礎。

“骨細胞的增殖好比爬山虎的生長。在斷裂或破損的骨頭處安裝定製支架,對骨折處起到屏障保護作用的同時,還能促進骨細胞沿着支架‘爬滿’增殖,最後實現骨修復。”易陽說,蓮藕中澱粉、纖維素等大分子含量高,能製備出兼具硬度和一定韌性的骨支架;同時蓮藕含有多酚、多糖等活性成分,可抗炎、抗氧化。此外,藕纖維的多孔結構提供了細胞附着和增殖空間,能促進細胞生長、血管生成和骨基質沉積,這都有利於加速骨組織重建。

該團隊科研負責人、博士生江雪玉介紹,他們先將廢棄的藕皮、藕節進行清洗、乾燥和粉碎處理,再優化提取和製作工藝,確保纖維的純度和結構穩定性,然後應用3D打印技術,按照骨折情況進行定製支架。團隊發現,經過3D打印後的蓮藕天然纖維多孔支架不僅可以爲細胞提供附着和生長空間,還展現出優異的韌性和彈性,這與骨組織修復所需的力學性能十分契合,且打印過程可使藕纖維支架結構更爲緊實緻密。

目前,市面上的骨支架通常採用金屬、陶瓷、同種異體移植骨等材料,存在手術暴露面積大、排異反應嚴重等缺點,支架降解速率太慢或太快,難以與新生骨生長速率匹配,也會造成骨組織修復結果不理想。

易陽說,相較於其他纖維支架,藕纖維的優勢在於結構具有優異的生物相容性,更容易與細胞“友好相處”,表現出低免疫原性,從而減少排異反應;隨着骨組織重建,支架逐漸降解,被新生骨組織替代,無須二次手術取出,能給骨缺損組織提供良好的支撐和動態適應性。

“該科研成果實現臨牀推廣仍有很長的路要走。”易陽坦言,接下來需要進一步優化支架的力學性能和降解速率,還必須通過更大規模的動物實驗和更嚴格的臨牀試驗,全面評估其長期安全性和有效性。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