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斷食能實現速瘦?當心反彈

一個冬天蹲的“膘”要儘快在夏天之前解決掉!抱着這個信念,有些人相信可以通過“春斷食”的減肥方法實現速戰速決。然而,甩肉哪兒有這麼簡單。最新一期的“科學”流言榜揭曉,帶你一起了解真相!

每月“科學”流言榜由北京市科學技術協會、北京市委網信辦、首都互聯網協會指導,北京科技記者編輯協會、北京地區網站聯合闢謠平臺共同發佈。

流言

骨質疏鬆者要少活動

真相 有人認爲得了骨質疏鬆症就應該儘量少活動,特別是老年人,生怕活動多了容易骨折。其實不然,適當運動是“增肌強骨”的方法之一,有大量證據表明,運動對肌肉和骨骼的代謝具有促進作用。

骨質疏鬆是隨着年齡增長,因多種代謝因素,如微量元素攝入減少等引發的增齡性疾病。很多骨松老人因過度擔心摔倒,就選擇不活動,並不可取。這裏涉及“用進廢退”的原理,人體的功能,無論是軀體功能還是認知功能,都是越用越靈活,若不活動,骨骼和肌肉就會悄然流失。可以把骨骼比作樹幹,肌肉比作支撐樹幹的土壤,減少運動,骨骼和肌肉都會流失,反而會增加跌倒風險。

因此,針對骨質疏鬆,除了藥物補充,還需改善生活方式。大家都知道骨質疏鬆需要補充維生素D,而增加日照,讓紫外線照射皮膚,能促進維生素D合成。若不活動,整天待在室內,就無法獲得充足的維生素D。所以,因害怕骨折而減少活動,是因噎廢食的做法。老年人應通過健康飲食與適量運動,促進肌肉增長,增強骨骼穩定性。

流言

開春餓幾頓能“坐享其瘦”

真相 開春後,各種“速瘦指南”、刮油減脂“神器”又成了熱議話題,“春斷食”成爲減肥熱搜詞。春斷食主張在春季通過階段性禁食或限制熱量攝入,利用春季“新陳代謝旺盛”的特點,重啓身體代謝系統,加速脂肪消耗。但靠“餓”減重,不僅會在停止斷食後出現反彈,還會引起打嗝、反酸、燒心、腹脹、排便異常等胃腸功能紊亂症狀,並對腎臟代謝造成負擔。

此外,一些中成藥或含有中藥成分的減肥藥,號稱安全、見效快,受到追捧。這些藥品大多數以祛溼利水效果的草藥爲主,比如山楂、茯苓、決明子、黃芪、薏米等,還有一些含有大黃等清熱瀉火的草藥,而中醫藥的應用並非“千人一方”,用藥不當不僅達不到預期的減肥效果,還會適得其反。

想要走捷徑“坐享其瘦”不現實。飲食習慣保持穩定,人體機能才能保持穩定。比如,飲食方面要多喫新鮮蔬果,避免攝入高脂肪、高糖、高鹽飲食;運動方面可每天進行30分鐘以上跳繩、慢跑、游泳等有氧運動。

流言

戴眼鏡會加深近視

真相 有些人擔心一旦戴上眼鏡就會加深近視,再也無法摘下來,因此即使看不清東西,也選擇儘量不戴眼鏡。然而,戴眼鏡會加深近視的說法沒有科學依據。

近視度數的加深與戴眼鏡並沒有直接的聯繫,而是與眼睛發育期間眼軸增長、不科學的用眼習慣,以及缺少足夠的戶外活動等有關。孩子近視後,若不及時佩戴眼鏡,眼睛如同“霧裏看花”,爲了看清物體,睫狀肌持續處於緊張狀態,會導致眼軸不斷增長,反而容易造成用眼疲勞、近視度數加深,甚至斜視、弱視等後果。

因此,孩子一旦確診爲真性近視,需及時在眼科醫生的建議下,採取佩戴眼鏡、科學用眼、增加戶外運動鍛鍊等干預措施,延緩近視發展。

流言

發熱後多捂汗好得快

真相 捂着厚被子或衣物“發發汗”,是不少人發熱後的統一操作,認爲這樣可以幫助降溫。殊不知,捂汗退熱的方法並不應提倡。

發熱實際上是人體的一種自衛機制。當細菌或病毒入侵人體時,我們的免疫系統就開始發揮作用了。人體爲了幫助壓制、消滅這些病毒,使體表溫度升高,同時白細胞大軍迅速集結,跟病毒、細菌展開戰鬥。如果通過捂汗來增加體溫,可能使體溫過高,進一步加劇身體的負擔,甚至引發高熱。

另外,當體溫升高時,身體需要通過散熱來恢復正常溫度。捂汗可能會限制散熱效果,反而阻礙身體自然調節體溫的過程。

同時,出汗太多,還可能引發脫水。

因此,在發熱時更建議保持適當的室溫、穿着適當的衣物、多喝水,還可以用溫水擦拭身體,幫助降低體溫。如果發熱持續或伴隨其他嚴重症狀,應該及時就醫。

流言

喫魚油能降血脂

真相 隨着人們健康意識的增強,各種功能的保健品備受青睞。特別是魚油類產品,被不少人奉爲降血脂、清除血管垃圾、維護血管健康的天然營養品。

不過,喫魚油能降血脂,這種說法不嚴謹。魚油中對人體有用的主要成分是Omega-3脂肪酸,它是一種人體必需,但又不能自身合成的多不飽和脂肪酸,包括DHA(二十二碳六烯酸)和EPA(二十碳五烯酸)。而“血脂”不是單一指標,一般的血脂四項包含總膽固醇、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和甘油三酯。Omega-3脂肪酸並不能降低膽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只能“對付”甘油三酯。

輕度甘油三酯升高,通過控制飲食大多能恢復正常。如果飲食控制後指標還是高,可以服用貝特類藥物,當然也可以配合魚油使用。藥物出現副作用,或在排除其他原因並接受他汀類藥物和其他藥物治療後,甘油三酯≥5.6mmol/L(500mg/dL)甚至11.3mmol/L(1000mg/dL)的嚴重患者,應加用Omega-3脂肪酸以降低甘油三酯水平。

儘管一些研究表明,攝入DHA和EPA對心血管健康有益,但不同魚油產品中的DHA和EPA含量差異較大。DHA和EPA均具有降低甘油三酯及富含甘油三酯的脂蛋白膽固醇作用,並呈劑量依賴性。也就是說,這兩種成分的比例要高,魚油纔有治療效果。一般來說純度達到90%以上才能被稱作處方魚油。市面上的魚油純度從30%到97%不等,如果喫了一顆30%純度的魚油,還會喫進70%的其他油脂,所以喫不對可能讓你的血脂“油上加油”。除了純度,還要看配料表裏“DHA+EPA”的含量,中國血脂管理指南中推薦的量爲1至4克每天。

總的來說,對於健康人羣而言,普通保健品魚油因劑量不足,降脂效果有限。對於高血脂人羣,高純度魚油可以作爲輔助治療的搭配,不過魚油無法替代他汀類藥物對膽固醇的管理,建議在血脂異常時先進行生活方式干預,若效果不足再考慮魚油補充,但一定注意需在醫生指導下使用。

流言

花粉過敏有症狀再喫藥

真相 一到春天就打噴嚏、流鼻涕、眼睛癢,甚至還會咳嗽、胸悶,這些症狀大多數情況下可能是因爲過敏引起的,尤其是花粉過敏。春季花粉過敏常發生於3月至4月,引起過敏的主要因素是樹粉,來自楊柳科、松科、柏科等樹種。

有明確的花粉過敏患者,一定要提前做好應對措施,在春季花粉季節之前2至4周就可以進行預防性用藥,提前預防要比出現症狀後再治療更加有效。比如有過敏性鼻炎,可以提前用布地奈德、氟替卡松等鼻噴激素;若有過敏性結膜炎,可以點治療過敏的滴眼液,例如依美斯汀滴眼液;若有過敏性哮喘,可以使用含有吸入式糖皮質激素的藥物。

這些激素的劑量非常小,起效需要一定時間,等到出現了打噴嚏、流鼻涕後再使用,效果往往不夠好,提前使用可以減少症狀的發生,也可以降低症狀的嚴重程度。一般使用到花粉季節過後,根據症狀再考慮停用還是減量。

文/本報記者 李潔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