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網綜合報道】近期,百果園對外公佈了其2024年度業績預告,預計公司將面臨3.5億至4億元的全年虧損,這一數字與前一年度實現的3.62億元盈利形成了對比。此外,其加盟門店網絡經歷了顯著收縮,從2023年末的6081家縮減至2024年末的5116家,減少幅度接近千家,這被公司列爲導致虧損的關鍵因素之一。作爲曾經的水果零售業界領頭羊,百果園正面臨前所未有的嚴峻挑戰。
2024年預計虧損達4億元
根據公告內容,百果園預計在2024年的總收入將較2023年下滑約15%,至113.91億元人民幣左右,同時伴隨約3.5億至4億元的淨虧損。作爲“中國水果連鎖零售第一股”,百果園的主要收入來源依賴於水果及其他食品的銷售。2023年,該公司成功在港交所上市,全年實現營收113.91億元,同比增長0.69%,淨利潤達到3.62億元,同比增長11.88%。然而,步入上市後的第二年,百果園的業績卻出現了戲劇性的轉折。
在業績預警公告中,百果園將業績下滑歸結爲國內消費市場整體增長動力不足以及消費者對高性價比產品的偏好增強。爲應對這一變化,公司採取了優化產品組合、降低毛利率、推出更具性價比產品的策略,雖然這一舉措有助於提升市場份額,但不可避免地削弱了盈利能力。
百果園的加盟模式亦遭遇了嚴峻考驗。過去,公司通過擴大加盟規模來推動業績增長,但2024年加盟店數量淨減少965家,總體門店規模大幅縮水。公司解釋稱,這一變化源於鼓勵加盟商從高租金收入比的門店向低收入比門店轉移,以及加盟商專注於更具可持續性的優勢門店,從而導致加盟店數量的急劇減少。
品牌形象受損風波
百果園過去一直面臨着品牌形象危機。在2024年315消費者權益日期間,公司被曝出多家門店存在使用腐爛水果製作高價果切、隔夜水果充當鮮果銷售等違規行爲,引發公衆廣泛關注和消費者信任度的急劇下降。值得注意的是,這並非百果園首次遭遇此類曝光,2022年,公司就曾對相關事件表達歉意。
面對品牌形象受損的挑戰,百果園試圖通過轉型來尋求突破。2024年下半年,公司啓動了“高品質高性價比口碑戰役”,旨在通過提升性價比來拉動市場需求。然而,這一轉型策略能否成功尚需市場驗證。
但與此同時,百果園正面臨着來自多方的激烈競爭。山姆會員店投入9億元進行產品價格補貼,京東開設折扣超市,盒馬通過奧萊店迅速擴張,這些競爭對手均採取低價策略吸引消費者,進一步擠壓了百果園的市場份額。2024年上半年,百果園招牌果和A級果的銷售總額佔比從上年同期的67%下降至64%,顯示出其在高端水果市場的競爭力有所減弱。
業績增速持續承壓
事實上,百果園的業績下滑趨勢早已顯現。從2021年至2023年,公司實現營收分別爲102.9億元、113.1億元和113.9億元,增速逐漸放緩;實現歸母淨利潤分別爲2.303億元、3.233億元和3.617億元,同樣呈現出增速下滑的趨勢。2024年上半年,公司營收同比下滑11.1%,所有者應占利潤同比下滑66.1%,毛利同比下滑13.2%。
儘管面臨諸多挑戰,百果園集團創始人餘惠勇仍對未來充滿信心。他提出了公司未來十年的發展規劃和遠景目標,認爲中國果業存在四大機遇:水果零售市場的巨大增長空間、傳統ToB業務的提質增效需求、水果品類品牌的興起以及國際市場的無限潛力。百果園正致力於實施“高品質水果專家與領導者”的新戰略,以期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