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11月12日晚,美國總統特朗普落筆紙端,正式簽署國會參衆兩院通過的臨時撥款法案。

這場持續了43天、創下美國曆史上最長紀錄的聯邦政府“停擺”風波,終於按下“暫停鍵”。

然而,有分析認爲,此次所謂的收場,或許只是兩個多月後再掀風波的預演。

當地時間2025年11月12日,美國華盛頓,美國總統特朗普在白宮橢圓形辦公室簽署臨時撥款法案,以結束政府停擺。

最重要問題仍然未解決

此次美國政府“停擺”的核心死結——延長奧巴馬醫改醫療保險的稅收抵免,至今仍是懸而未決的爛攤子。

凱撒家庭基金會 (KFF) 估計,如果沒有奧巴馬的醫改稅收抵免,2200萬美國人的保費將從2025年的平均888美元增至2026年的1904美元,增幅達114%。

民主黨起初堅決要求延長奧巴馬醫改的稅收抵免,但最後黨內保守派的多名參議員向共和黨妥協,在未實現核心訴求的情況下,投票草草結束政府“停擺”。

共和黨承諾,美國會參議院將在12月中旬之前就延長奧巴馬醫改的保險費補貼,進行投票。但目前尚無法保證會有足夠多的共和黨人支持這項補貼,從而使該法案在參議院獲得通過。衆議院議長約翰遜更是表示,他不會承諾衆議院會就此事進行投票。

由此看來,這場妥協從頭到尾更像是民主黨單方面的退讓。

這份臨時撥款法案,只能讓美國聯邦政府運營到2026年1月30日。屆時,參議院將再次面臨爭吵和纏鬥。

如果不解決延長奧巴馬醫改的稅收抵免問題,誰也不能保證2026年1月底,美國政府不會再次“停擺”。

民主黨選民民憤極大,妥協難度激增

而民主黨內部早已炸開鍋,選民怒氣沖天,將與共和黨妥協的參議員視爲“背叛者”,已經在社交媒體上將他們“噴”得體無完膚。

領銜向共和黨妥協的賓夕法尼亞州民主黨籍聯邦參議員費特曼,已經被選民打入另冊。在聲討他的帖子中,不少民主黨支持者怒斥他的“叛徒行徑令人作嘔”。

民意海嘯的衝擊只會越來越大,對民主黨議員來說,與共和黨妥協的壓力也將越來越大。

另外,2026年美國將迎來中期選舉,而民主黨在2025年11月的特別選舉中大獲全勝,民主黨主流當然會認爲民氣可用,越激烈地抵抗共和黨,就能獲得更多民意的支持。

一旦奧巴馬醫改的補貼最終泡湯,民主黨或將徹底喪失妥協的民意基礎,等到這次撥款法案於2026年1月底到期,恐怕民主黨將別無選擇,只能與共和黨決裂,讓美國政府再次陷入“停擺”的境地。

更加巧合的是,美國最高法院很可能在2026年初就特朗普政府的“對等關稅”是否合法,作出裁決。最高法院的重大裁決通常會在6月或7月作出,也就是國會會期結束時。然而,最高法院已決定加快審理此案。

在11月5日的口頭辯論中,大法官們對特朗普政府徵收關稅的權力表示懷疑。專家預測,最早2025年就會作出裁決,最遲也會在2026年1月或2月。

有預測認爲,一場“完美風暴”最終可能在2026年2月醞釀成型,屆時三大風險可能同時爆雷:聯邦政府再次“停擺”、奧巴馬醫改補貼到期、最高法院作出“關稅不合法”裁決。

所以,也許這次“重新開門”,只是讓美國聯邦政府“限時復活”兩個多月而已。某種程度上來說,這或許可以稱得上是一次“迴光返照”,如果三大風險真的同時爆雷,恐怕屆時美國的政治、經濟、社會,都將面臨重擊。

(“三里河”工作室)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