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網報道 記者 姜藹玲】“駛入會場的電動汽車是中國品牌,但走下車的領導人卻不是中國人。”美國《紐約時報》當地時間6日報道稱,在《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30次締約方大會(COP30)貝倫氣候峯會上,巴西選擇中國電動汽車作爲總統盧拉及其他國家領導人的官方用車。報道注意到這一現象並評價稱,當歐美車企仍在艱難轉型電動車生產時,中國已憑藉先進的技術與具有競爭力的價格佔據優勢。
報道注意到,盧拉作爲COP30東道國元首,當天乘坐一輛中國產電動SUV出席峯會。這輛車也是專門爲大會準備的電動和混動車隊車輛之一,用於接送各國代表參加峯會。

《紐約時報》評價稱,巴西選擇中國電動汽車作爲官方用車,向許多人傳遞了明確信號:這個拉丁美洲最大的國家在尋求道路交通與經濟轉型之際,將目光投向中國。
“當歐美車企仍在艱難轉型電動汽車生產時,中國已憑藉技術先進、價格低於競爭對手的電動汽車佔據優勢。這使得中國汽車在購買力較弱的發展中國家尤其具有吸引力。”報道評價說。
報道提到,目前中國電動汽車已迅速搶佔亞洲和歐洲市場份額,約佔全球市場的2/3。在全球第六大汽車市場巴西,售出的電動汽車中超過80%是中國品牌。
《紐約時報》還注意到,峯會召開前一個工作日,巴西貝倫的街道依舊擁堵,但尾氣煙霧較以往稀薄了許多。道路上隨處可見電動汽車,在正午的車流中安靜行駛。
美國智庫戰略與國際問題研究中心高級顧問斯科特·肯尼迪表示,即便沒有美國的政治與技術引領,世界仍在前行,“通過這些汽車,巴西在傳遞一個信息,即它還有其他選擇。”
“這項技術正在改變整個世界。”肯尼迪表示,“而中國已迅速切入這一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