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媒:應對“熊害”自衛隊員不裝備槍支用“木槍”防身引質疑,日本防衛相解釋

【環球網報道】據日本《朝日新聞》報道,近期日本熊襲擊人事件頻發,日本防衛省決定派遣自衛隊員協助應對,不過,參加此次行動的自衛隊員未裝備刀具或槍械等武器,這引發日本輿論的質疑。日本防衛大臣小泉進次郎11月7日解釋稱,自衛隊的裝備反映了專家的建議,如果用刀槍攻擊熊未使其立即斃命,反而會有更大的風險。

據報道,11月5日,日本自衛隊開始在北部秋田縣鹿角市支援捕熊行動,計劃持續到11月30日。他們負責運送捕熊陷阱,並配合當地獵戶開展行動。根據日本法律,自衛隊無法使用槍支等武器捕殺熊。本次派遣自衛隊協助應對“熊災”是以“民生支援”的形式進行。參與本次行動的自衛隊成員不會攜帶槍支等武器,也不直接參與捕獵熊。他們配備了護目鏡、防彈背心、“木槍”和驅熊噴霧等裝備。自衛隊還部署了無人機,對周邊區域進行警戒和監視。

另一方面,在日本輿論中有聲音提出,即使用槍支捕殺熊的行爲受約束,自衛隊員也應攜帶槍支等武器自衛,攜帶類似木棍的“木槍”並不能滿足自衛需求。對此,小泉進次郎7日在社交媒體上發文解釋稱,自衛隊攜帶的裝備反映了專家的建議。他說,有意見認爲“開槍射擊或使用刀具就可以對熊一擊致命”,然而現實情況是,如果用刀槍攻擊熊未能使其立即斃命,熊就會變得更加狂暴並開始對周圍進行無差別攻擊。而使用“木槍”對熊進行威懾則可以有效與熊保持安全距離。

日本《朝日新聞》稱,專家認爲,即使自衛隊能夠使用槍支和實彈,他們也無法有效地捕殺熊。自衛隊配備的槍支與獵槍有很大差別,使用的彈藥也不一樣。獵槍使用達姆彈,這種子彈殺傷力更強,且不具備穿透力,無須擔心跳彈造成人員受傷等問題。因國際公約這種彈藥被禁止對人使用。自衛隊員沒有接受過用獵槍捕殺熊的專業訓練,讓他們直接捕殺熊並不現實。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