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內羅畢11月4日電(記者嚴鈺景)聯合國環境規劃署4日發佈《2025年排放差距報告》指出,《巴黎協定》框架下最新氣候承諾僅能小幅緩解本世紀的全球氣溫上升趨勢,世界仍面臨氣候風險與損害嚴重加劇的局面。
根據《巴黎協定》提出的控溫目標,到本世紀末,應將全球平均氣溫較工業化前水平升高幅度控制在2攝氏度之內,併爲把升溫幅度控制在1.5攝氏度內而努力。報告指出,要實現上述目標,2035年全球溫室氣體年排放量需較2019年分別削減35%與55%。鑑於所需減排規模之巨、實施時限之緊以及具有挑戰性的政治環境,全球氣溫上升幅度在未來10年內很可能會出現超過1.5攝氏度的情況。
報告顯示,若各國全面落實國家自主貢獻承諾,本世紀全球變暖幅度預計將達2.3至2.5攝氏度,而基於現行政策則將達到2.8攝氏度。這些數字相較去年的報告略有改善。報告強調,必須通過更快、更大幅度的溫室氣體減排來控制氣溫升幅,從而最大限度降低氣候風險與損害,並儘可能在2100年前回歸1.5攝氏度目標,儘管這將面臨巨大挑戰。
報告指出,自《巴黎協定》通過以來,實現大幅度減排所需的低碳技術已經具備,風電與光伏產業的蓬勃發展持續推動應用成本下降。這意味着國際社會若下定決心,完全有能力加速氣候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