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觀進博】爲何年復一年地參加進博會?外國各界代表這樣說

【環球時報-環球網報道 記者 陳子帥 丁雅梔】11月4日,在第八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開幕式前夕,中國商務部在上海舉行“共享大市場·出口中國”系列活動啓動儀式,繼續向世界發出共享機遇的積極信號。而本屆進博會,展覽面積和企業總數均創歷史新高——展覽面積超過43萬平方米,參展企業在去年3496家的基礎上新增了600餘家。在這個舉世矚目的舞臺上,各國企業展示着最新產品與技術,分享着對中國市場的期待與見解。4日,《環球時報》記者在活動現場採訪了多位外國政府機構、企業的代表,在他們看來,中國是一個不斷擴大開放、共享發展機遇的廣闊天地。他們對中國未來五年的發展充滿信心,要堅定地擴大對華合作。

“這是一個非常寶貴且令人興奮的機會”

在活動啓動儀式前的茶歇期間,《環球時報》記者看到,中外商界代表們端着咖啡、茶,三五成羣地交流着。他們中的許多人,已經是多年的老朋友和生意夥伴。

這一場景背後,是進博會爲全球企業搭建的溝通合作的橋樑。德國卡赫集團副總裁柯瑞霖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時說:“中國政府在高質量對外開放方面成果顯著。進博會作爲一個共享平臺,展示了即將引入中國的高質量創新產品,這些產品滿足了中國國內日益增長的消費需求。”

中國一直高度重視擴大進口,已連續16年成爲全球第二大進口市場。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自2018年創辦以來,已連續舉辦七屆,累計成交額超5000億美元,成爲全球共享的國際公共產品。

對於許多跨國企業而言,進博會不僅是一個展示窗口,更是深入瞭解中國市場的絕佳機會。宜家中國總裁兼首席可持續發展官龐安澤(Pontus Erntell)表示:“我們將進博會視爲年度重要活動,年年參展。無論是與政府、各地區維繫良好關係,還是與客戶深化合作,進博會都是關鍵平臺,尤其是在與客戶對接方面,能發揮出極大價值。”

對巴西出口投資促進局亞太區CEO維克托•奎羅茲(Victor Queiroz)而言,進博會是推廣巴西農產品的黃金機會。他對《環球時報》記者說:“我們此行的重中之重,就是希望通過進博會與中方夥伴對接,深入交流,發掘更多的合作可能。能來到中國,與各位中國企業家直接溝通,這是一個非常寶貴且令人興奮的機會。”當前,巴西的咖啡、大豆、巴西莓等特色農產品正通過進博會這一平臺,加速進入中國市場。

連續八年參展的麥德龍商業集團有限公司CEO蔡天樂(Tino Zeiske)對進博會有着深厚的感情:“我們年復一年地參加進博會,並持續引入新產品。在通過這一平臺充分展示自我、進行高效對接後,我們將把百餘款新產品成功推向貨架。”他表示:“進博會超高的參與度清楚地表明,中國政府成功地營造了一個公平競爭的商業環境,讓所有參與者都能在合作中實現共贏。”

韓國貿易協會上海代表處首席代表樸善景對《環球時報》記者介紹說,該協會是韓國政府指定的官方組展機構,他們已經連續八年組織韓國企業參加進博會。“中國對全世界很多國家來說是最大的市場。藉助進博會這個平臺,我們讓更多的韓國企業瞭解中國市場、開拓中國市場。身爲韓國企業的組展機構,我們希望進博會能成功舉辦,也希望參加進博會的採購商、專業觀衆能多瞭解韓國商品。”

她還提到,大多數人都會被國家會展中心“四葉草”的宏大規模所震撼。“數十萬平方米的展區、上百個國家的展館、數千家企業匯聚一堂,這種視覺和感官上的衝擊力是前所未有的,也讓我們眼界大開。”

對中國未來五年的發展充滿信心

開放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鮮明標識。商務部數據顯示,近年來,中國持續向世界開放市場,關稅總水平進一步降至7.3%,自貿夥伴增加至30個,對已建交最不發達國家適用100%零關稅,正通過商籤協定對非洲53個建交國實施零關稅。

10月28日,《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五個五年規劃的建議》(以下簡稱《建議》)發佈。《建議》提出,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穩步擴大制度型開放,維護多邊貿易體制,拓展國際循環,以開放促改革促發展,與世界各國共享機遇、共同發展。這引發外資企業高度關注。

柯瑞霖表示:“在上一個五年規劃期間,中國政府大力推動高科技發展與創新基礎設施建設。如今在人工智能、工業4.0等領域,這些目標已成功實現,相關概念不再是口號,而是通過高端創新生產設施在中國落地生根,從藍圖變爲了現實。”

柯瑞霖特別讚賞中國的人才培養體系,他表示:“中國推動創新的理念爲產業發展營造了優良環境。得益於智慧化校園建設和各類競爭性項目,中國培養了堅實的青年人才基礎,他們求知慾強、能力出衆,是人工智能時代的創新力量。這使得我們非常樂意在中國開發更多產品,這些產品不僅服務於本土及區域市場,更將銷往全球。”

蔡天樂則從零售業角度評價中國的數字化成就,他認爲:“中國在數字創新領域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在我們所從事的零售行業,各類新型技術解決方案也已得到廣泛應用。我們在中國的合作伙伴,在數字化系統、後臺運營以及客戶支付解決方案等方面,都爲我們提供了有力支持。”

他對中國未來五年的發展充滿信心。蔡天樂稱,“中國市場潛力巨大且始終在穩步發展,我預計未來五年這一趨勢仍將延續。中國政府高度重視經濟增長,致力於創造社會財富、提振居民消費,而這正是我們作爲零售企業所需要的發展環境。”

“進博會是破局的關鍵”

商務部的數據顯示,近年來,中國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一直保持在30%左右,是近80個國家和地區的主要出口目的地。中國是經濟全球化的受益者,更是貢獻者、維護者和推動者。通過對華出口,各國和相關企業收穫了財富、帶動了就業、實現了快速發展。在全球貿易環境複雜多變的背景下,許多外賓代表表達了繼續深化對華合作的堅定立場。

加納商業銀行亞非貿易和國有企業部門負責人奧蕾莉亞·巴巴·奧福裏·奧達梅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進博會展現了廣闊的前景,她們正致力於確保非洲產品通向中國市場之路更加順暢,從而使非洲企業能夠抓住這一時代機遇。

巴西出口投資促進局的維克托•奎羅茲則從巴中關係角度表達了觀點:“全球確實面臨經濟挑戰,而進博會正是破局的關鍵所在,它能有效促成企業間的對接與合作,共同應對難題。回顧過去,中國早在2009年就已是我們最大的貿易伙伴,這爲雙邊關係奠定了深厚基石。我們期盼加速推進中巴在各領域的協作,尤其深化貿易與文化聯繫。”

“進博會從一個卓越的展覽會,升級爲一個不可替代的全球經貿合作戰略平臺。在目前全球經濟大環境下,我們需要這樣的平臺。參加進博會不僅僅是在參加一個展會,更像是在親歷一場全球經濟與科技的‘奧林匹克’,一場關於未來生活的‘沉浸式體驗’。”樸善景這樣感慨道。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