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時報駐英國、德國特約記者 紀雙城 青木】編者的話:“脫歐的英國又想入歐?”英國政府正在尋求與美國、歐盟共建“鋼鐵聯盟”的消息引發各方激烈討論。一些媒體披露的信息顯示,英國把避免“產能過剩衝擊”和維護“經濟安全”作爲實施這一舉措的理由,實則體現出英國經濟在“後脫歐時代”複雜貿易環境下的掙扎。然而,這個“鋼鐵之環”能否真正化解危機?有分析稱,英國工業競爭力持續下滑,歐盟內部面對美國的關稅政策矛盾重重。在這樣的情況下,若僅以關稅壁壘築牆自守,英美歐的鋼鐵產業恐將陷入“越保護越脆弱”的惡性循環。
“讓人想起1951年的歐洲煤鋼共同體”
英國《金融時報》27日引述英國商貿部貿易國務大臣克里斯·布萊恩特的話稱,英國政府正尋求與美國、歐盟組建“鋼鐵聯盟”,以保護三方鋼鐵產業免受所謂“產能過剩”衝擊。儘管布萊恩特表示,相關討論尚未進入起草書面提案的階段,但他宣稱英美歐組建“鋼鐵聯盟”是“順理成章的應對之策”。他還表示:“出於‘經濟安全’的考量,例如坦克製造等國防產業的需求,我們都需要保有自主且可控的鋼鐵產能。”
據英國廣播公司(BBC)27日報道,目前歐盟市場吸納了英國78%的鋼鐵出口產品,年價值高達30億英鎊左右。然而,歐盟計劃對進口鋼鐵徵收高達50%的關稅並大幅削減進口配額,以保護其內部產業免受全球產能過剩衝擊。在此之前,特朗普政府高額關稅已經嚴重打擊英國企業,導致幾家企業陷入嚴重財務危機。歐盟最新舉措則是對英國鋼鐵行業的“又一記重擊”。BBC認爲,歐盟鋼鐵關稅對“脫歐”後的英國鋼鐵業構成嚴重威脅。英國鋼鐵行業遊說團體“英國鋼鐵”負責人斯塔斯表示,英國政府“必須專注於確保英國鋼鐵獲得關稅豁免”。
英國《旁觀者》雜誌網站29日稱,今年以來,英國鋼鐵行業危機不斷、步履維艱。一半的鋼鐵企業實際上已被國家接管,剩下的也岌岌可危。英國政府曾在今年2月公佈鋼鐵行業發展計劃,旨在確保英國鋼鐵產業能夠保持全球競爭力。英國政府將注資25億英鎊支持本土鋼鐵業發展,鼓勵本國基建項目優先使用本土鋼材。
此外,該計劃還將引導鋼鐵生產企業從高污染的高爐轉向電弧爐,加強廢鋼回收,降低碳排放,推動綠色轉型。但這一計劃主要是應對美國鋼鋁關稅帶來的挑戰。在特朗普政府宣佈對所有美國進口鋼鐵和鋁徵收25%的關稅後,有調查顯示,美國市場佔英國鋼鐵出口的10%,美國鋼鋁關稅預計可使英國每年損失數千萬英鎊。此外,大量無法進入美國市場的鋼鐵可能會湧入英國市場並壓低價格,對本土鋼鐵企業造成衝擊。
《金融時報》稱,這項提議不可避免地讓人想起歐洲一體化的開端。1951年,比利時、法國、聯邦德國(西德)、意大利、荷蘭和盧森堡六個歐洲國家成立了歐洲煤鋼共同體,取消了彼此之間鋼鐵貿易的關稅和稅費。
報道稱,理論上,一個英美歐“鋼鐵聯盟”將對所有來自該集團以外的進口產品徵收共同關稅,同時允許成員國之間以零關稅或大幅降低的關稅進行鋼鐵貿易。2021年,歐盟和美國宣佈,正在探索一項關於鋼鐵和鋁關稅的全球計劃,但雙方最終未能達成協議。
“歐洲鋼鐵工業及配套價值鏈已岌岌可危”
美國“政治新聞網”歐洲頻道27日報道稱,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歐盟官員表示,類似“鋼鐵聯盟”的概念已流傳“相當長一段時間”,但現在看起來“更具吸引力”。德國聯邦經濟和能源部在一份聲明中承認,在應對全球鋼鐵行業產能過剩方面,德國與英國存在“根本利益”。
“德國之聲”網站近日的報道援引負責相關事務的歐盟委員塞茹爾內的話稱,歐盟的鋼鐵關稅旨在挽救歐洲的鋼鐵產業以及相關的就業崗位,並將此舉評價爲“歐洲的再工業化舉措。”這一計劃得到了德國最大的鋼鐵製造商蒂森克虜伯鋼鐵公司的歡迎,公司負責人格林表示,歐盟委員會已經充分認識到,沒有相應的保護措施,歐洲的鋼鐵工業及配套價值鏈已經岌岌可危。
報道稱,在歐盟內部,德國擁有規模最大的鋼鐵產業,全球排名第七,約有400萬人在鋼鐵關聯性產業中工作,但2024年德國鋼鐵行業營業額連續第二年出現下滑,比前一年減少53億歐元,下降至453億歐元。
歐盟委員會官網近日發佈的信息顯示,歐盟鋼鐵業面臨提升競爭力與削減碳排放的雙重挑戰。在此背景下,歐盟高級官員表示,歐盟與英國政府會談的大門始終敞開。
《金融時報》認爲,美國對“鋼鐵聯盟”的參與意向主要基於其對中國鋼鐵產能的關注。美國貿易代表格里爾本月早些時候曾呼籲西方多國加強針對中國鋼鐵產能的“協調”,並警告“現行國際貿易規則不充分”。這需要合作伙伴“堅定的政治意願”。然而,美國在貿易政策上仍保持其特有立場,儘管歐盟7月已與美國達成貿易協議,但未能讓特朗普政府降低對歐洲鋼鐵的關稅。
“德國之聲”網站報道稱,經合組織的數據顯示:去年全球鋼鐵產能過剩達到6億噸,相當於全球產能的近1/4,預計到2027年將增至7.21億噸。來自歐盟的數據顯示,歐盟目前主要從土耳其、韓國、印度、越南、中國、日本、英國和烏克蘭等國進口鋼鐵。
《南德意志報》報道稱,中國作爲世界最大鋼鐵生產國,雖然僅直接向歐盟出口其鋼鐵產品總量的7%,但歐洲鋼鐵企業管理者抱怨大量來自中國的廉價補貼鋼材間接流入歐洲,對本地價格造成下行壓力。
“西方關稅壁壘無法減緩行業崩潰”
對於英國提出的“鋼鐵聯盟”概念,奧地利《皇冠報》28日的報道評論稱,在幾年前“脫歐”的英國如今又試圖與布魯塞爾建立更緊密的產業聯繫,這一舉動頗具諷刺意味。
英國國內也傳來針對組建“鋼鐵聯盟”的爭議之聲。《旁觀者》雜誌網站稱,英國想同美國和歐盟合作,打造一道“鋼鐵之環”,保護所有西方主要產業免受“廉價亞洲進口產品”的衝擊。這聽起來似乎很簡單,但問題在於:這項計劃對解決英國製造業成本飆升的問題毫無幫助——而這纔是真正的癥結所在。由於環境和能源政策的失誤,英國工業已經徹底喪失競爭力。“我們不僅無法與價格更低的亞洲製造商競爭,也無法與法國、德國或美國製造商競爭。”現在英國的工業能源成本已經飆升至法國的兩倍,是美國的4倍。鑑於能源成本通常佔鋼鐵廠總運營成本的20%到40%,這對任何製造商來說都是難以承受的負擔。英國政府還增加了一系列針對企業的“環境稅”。
報道認爲,打造“鋼鐵之環”恐怕根本無濟於事,只會讓英國鋼鐵行業在面對另一批競爭對手時敗下陣來。除非政府願意着手改善生產鏈上游成本,否則西方的關稅壁壘幾乎無法減緩鋼鐵行業的崩潰速度。
歐盟的鋼鐵關稅政策也並未在歐洲得到一致好評。美國CNBC網站本月的一篇報道援引歐洲汽車製造商協會(ACEA)的聲明稱,歐盟的鋼鐵關稅措施可能會威脅到國內汽車產業。ACEA表示,歐洲汽車製造商約90%的直接鋼鐵採購來自歐盟,他們最擔心的是這些限制貿易流通的措施將對歐洲汽車市場價格產生通脹影響。
ACEA總幹事西格麗德·德弗里斯表示,該機構認識到鋼鐵行業需要一定程度的保護,但她補充稱:“我們認爲歐盟委員會提出的鋼鐵關稅政策在保護歐洲市場方面做得過頭了。我們需要更好地平衡歐洲鋼鐵生產商和用戶的需求。”
卡塔爾半島電視臺近日的一篇報道分析稱,世界鋼鐵協會的數據顯示,自2007年以來,歐盟的鋼鐵產量每年下降約6500萬噸,其中自2018年以來下降了近一半。
報道援引非營利組織GMF負責創新和競爭力的代理高級副總裁佩尼·納斯的話稱,美國和歐洲將鋼鐵產能視爲對國家和經濟安全至關重要的因素,因此鋼鐵關稅的首要目標是爲了保住產能以及就業。但就商業盈利能力而言,關稅起到的效果好壞參半。
類似的情形在美國市場得到了印證。美國“汽車流通”網站報道稱,美國的汽車製造商和供應商正感受到美國鋼鋁關稅帶來的財務衝擊,零部件生產成本上升、供應鏈網絡分散以及不確定性的增加,給美國的汽車供應鏈帶來重大風險。一些企業正在努力應對沖擊並調整財務預期,而另一些企業則繼續投資於未來的生產和供應鏈網絡,希望提高靈活性和韌性。
半島電視臺的報道還稱,目前,美國和歐盟之間的貿易爭端尚未得到完全解決,儘管歐盟鋼鐵關稅引發了英國的強烈抗議,但歐盟這一舉措的初衷是將美國拉回談判桌,因此有歐盟官員在採訪中對英國媒體坦言,在“別無選擇的情況下”,歐盟會優先考慮自身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