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太經合組織祕書處執行主任接受《環球時報》專訪:“期待中國明年主辦APEC會議”

【環球時報赴韓國特派記者 邢曉婧 王聰】亞太經合組織(APEC)第三十二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即將在韓國舉行。亞太經合組織祕書處執行主任愛德華多·佩德羅薩28日在韓國接受《環球時報》記者獨家專訪時表示,中國在舉辦國際會議方面經驗豐富,預計將在2026年成功舉辦一場組織有序的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非正式會議,爲推進亞太經合組織《2040年布特拉加亞願景》穩步發力。

當前,部分經濟體保護主義、單邊主義抬頭,區域及全球貿易面臨嚴峻挑戰,全球都在關注亞太經合組織經濟體領導人將如何應對這一問題。佩德羅薩表示,在這一背景下,亞太經合組織爲坦誠對話提供了關鍵平臺。他說,“亞太經合組織的一大優勢在於其是非約束性論壇。因此,我們有機會坦誠交流,清晰闡述各自面臨的問題、採取不同政策的原因,並就政策背後的考量展開真誠對話。”

儘管外界對貿易領域的不確定性有諸多討論,但佩德羅薩認爲,合作仍是核心焦點。當被問及外界應關注今年會議的哪些方面時,他表示:“我想說,要關注那些意想不到的合作。我們生活在一個人人都在談論波動與不確定性的世界,但從亞太經合組織的進程來看,合作將多於分歧。”

在被問及關稅及貿易保護主義問題時,佩德羅薩表示,在相關貿易會議上,人們已就貿易政策進行了非常坦誠的討論:爲何要徵收關稅?各經濟體對彼此有何期望以便降低這些關稅?但他同時表示:“亞太經合組織的目光不止於關稅問題,更着眼於高質量增長。”

佩德羅薩說:“展望未來,我們真正需要實現的是高質量增長。這需要通過提高生產力、構建有利於包容性增長的市場結構來實現。”他補充說:“關稅固然是問題的一部分,這一點毋庸置疑,但還有其他方面需要探討,比如服務業——如今我們各經濟體的經濟在很大程度上以服務業爲驅動。”

在採訪中,這位亞太經合組織祕書處負責人還談到了中國在該組織中的作用與貢獻——中國即將主辦2026年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非正式會議。

“這將是中國第三次主辦亞太經合組織會議。中國在舉辦此類國際會議方面經驗豐富,因此我們期待再次看到一場組織精良的會議,同時在往屆東道主工作的基礎上繼續推進,爲實現亞太經合組織《2040年布特拉加亞願景》取得進展。”佩德羅薩說。

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於2020年通過的《2040年布特拉加亞願景》提出,“到2040年,建成一個開放、充滿活力、韌性且和平的亞太共同體,爲所有民衆及子孫後代的繁榮而努力”。     

中國在2014年主辦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非正式會議期間,提出構建亞太自由貿易區(FTAAP)的倡議。佩德羅薩對此表示,《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CPTPP)、《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等各類區域貿易協定,均被視爲“邁向亞太自由貿易區的路徑”。“我們在這一領域的工作,就是努力推動各方理解這些路徑。”他說。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