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研究顯示,中國在全球科學領域“逼近”美國,將在多領域成爲領軍者

【環球網報道 記者 李颯】美國彭博社28日報道稱,對近600萬篇研究論文進行分析後顯示,在中美科學合作項目中,中國科學家已在近半數研究中佔據主導地位。這一轉變凸顯中國在設定全球研究議程方面日益增長的影響力。中國有望在科學領域引領世界。

這篇發表於《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的研究顯示,在2023年中美聯合研究的項目中,中國科學家擔任領導角色的比例是45%,這一比例在2010年爲10%。如果這一趨勢持續下去,中國將在2027年或2028年實現與美國的科研領導力均衡,即雙方將在聯合研究中發揮同等重要的領導作用。

研究人員稱,這項研究提供了一個觀察中國在國際科學領域日益增長的領導地位的途徑,即“關注中國科學家在跨國合作中不斷變化的權力地位”。 結果表明,中國不再只是“生產”更多的科學成果,還在“引領”這些成果的生產過程。

此外,研究還發現,中國在一些戰略領域正在崛起。在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認定的11個關鍵領域中的8個——包括人工智能、半導體、能源和材料科學等,中國研究人員預計到2030年前實現與美國在這些領域同等的領軍地位。

彭博社在報道中稱,在這項研究成果發表之際,美國科研機構正面臨數十年來“最嚴重的動盪”。美國政府大幅削減預算,並在聯邦科研機構進行大規模裁員,引發了美國研究人員的外流。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