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時報記者 楊舒宇 環球時報駐德國特約記者 青木】“德國正計劃重啓此前被終止的電動汽車激勵政策,以挽救陷入困境的汽車工業。”據丹麥“CARSCOOPS”等外媒報道,德國總理默茨於上週透露,政府擬在2029年之前撥款30億歐元,用於支持中低收入家庭購買零排放汽車。根據該計劃,購買價格低於4.5萬歐元的新電動汽車消費者,可獲最高4000歐元補貼,措施預計於2026年1月正式生效。彭博社分析認爲,這是默茨政府爲扶持本土汽車製造商而採取的最新舉措。
事實上,這並非德國首次推出電動汽車激勵政策。據報道,該國早在2016年就啓動過電動汽車補貼計劃。截至2023年12月前,德國政府累計向購車者發放了約100億歐元的補貼。然而,由於預算壓力,德國在2023年12月結束了該激勵政策,隨即導致電動汽車市場需求急劇萎縮。2024年,儘管全球主要市場的電動汽車銷量普遍增長,德國卻因關鍵補貼退場與經濟疲軟的雙重衝擊,電動汽車銷量大幅下滑28%。同期,電動汽車在整體汽車市場中的份額也降至13.5%。有分析師分析表示,2024年對德國電動汽車產業而言,堪稱“失去的一年”。
英國“Autocar”網站報道稱,德國此次的激勵計劃包含多項限制,表明政府吸取了以往方案的教訓。與過去主要惠及奧迪、寶馬等高端品牌旗下價格高昂的電動汽車、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的做法不同,新計劃將補貼範圍限定於售價低於4.5萬歐元的車型,這被視爲一項重要調整。爲進一步推動純電動汽車的發展,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被排除在該計劃之外。同時,新計劃將設置收入上限,年收入低於4.5萬歐元的家庭纔有資格享受補貼。值得注意的是,據德媒報道,二手電動汽車首次被列入補貼範圍內。
報道稱,德國政府的做法與法國和意大利的激勵措施類似,這表明歐洲各國政府正在協調努力,將補貼重點放在更實惠的電動汽車上,以保護歐洲汽車製造業。該行業正同時面臨着美國徵收的高昂進口關稅以及激烈的競爭。
該計劃的一些細節仍在敲定中。德國社會民主黨祕書長蒂姆·克魯森多夫在談到新的激勵措施時表示:“每個人都必須能夠負擔得起(電動汽車)轉型。”他補充說:“設計補貼計劃的重要初衷就是,它必須特別有利於德國乃至歐洲的汽車工業。”“政府部門將確保這一點。未來是電動化的,我們希望它能夠由德國書寫。”
據德國《汽車圖片》雜誌19日報道,德國汽車工業協會從根本上支持新車購買激勵計劃。該協會主席希爾德加德·穆勒表示:“必須迅速明確規定,以避免消費者不願購買。”穆勒還強調,要讓所有制造商機會平等,而不僅僅是德國製造商,“保護主義不是正確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