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時報特約記者 劉皓然 葉一】近日,美國與英國政府通過一場聯合調查行動,成功對盤踞在柬埔寨的特大電信詐騙集團實施沉重打擊。據美國執法部門透露,此案或將成爲美國曆史上經辦過的規模最大的“殺豬盤”騙局之一。
美國財政部在14日發表的聲明中證實,該部門與英國外交部開展聯合行動,對東南亞跨國犯罪網絡實施了打擊。其中,美財政部對總部位於柬埔寨的“太子跨國犯罪組織集團(太子集團)”內部146個目標實施大規模製裁,制裁手段包括資產凍結、旅行禁令等。據臺灣聯合新聞網報道,在這份制裁名單中,包含9家於中國臺灣地區登記註冊的公司。值得注意的是,這9家公司都隸屬於同一名新加坡林姓商人,且登記地址高度集中,均位於臺北市大安區和平東路的知名豪宅“和平大苑”。同日,美國司法部部長邦迪表示,這場行動是針對全球人口販賣、網絡金融詐騙這類行爲“最爲重要的打擊之一”。
英國方面在此次聯合行動中同樣採取有力舉措,對東南亞地區6家涉案企業實體及6名犯罪嫌疑人實施制裁,太子集團董事長——擁有英國和柬埔寨雙國籍的華裔陳志赫然在列。據英國廣播公司(BBC)報道,英國執法部門僅在倫敦就成功凍結犯罪團伙名下19處產業,其中位於倫敦市中心的一處辦公樓,市場價值接近1億英鎊。美國司法部更是創下該部門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資產罰沒紀錄,共沒收12.7萬餘枚比特幣,按當前市場估值計算,這筆資產價值150億美元。
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道,太子集團在柬埔寨境內至少開設了10個電詐園區,內部人員大多是被誘騙至此的外籍人士,他們在監工的高壓管控下被迫從事電詐工作。報道稱,僅集團旗下兩個主要電詐中心,就配有1200多部手機及7萬多個社交媒體賬號。電詐人員通常以情感爲突破口,誘導受害者爲其“投資”或“提供資金救急”。爲提升騙局可信度,太子集團管理層還特意要求電詐人員在針對男性目標實施詐騙時,“避免使用過於漂亮的女性形象”作爲誘餌。
據報道,陳志曾公開吹噓,通過操縱“殺豬盤”騙局,每天可獲利3000萬美元。該集團通過其他關聯業務或空殼公司轉移詐騙贓款,並用這些非法資金大肆購置豪宅、遊艇、私人飛機等。而在電詐園區,工作人員日常需承受威脅、毆打、單獨囚禁等虐待行爲。有消息稱,太子集團管理層甚至爲監工設定了“不打死就行”的體罰標準。另據瞭解,美國紐約檢察機關此前已對陳志提起訴訟,指控其涉嫌網絡詐騙、賄賂、洗錢等多項罪名,若所有罪名成立,最高可被判處40年監禁,不過截至目前,該犯罪嫌疑人仍在逃。
美國哈佛大學亞洲中心訪問學者、跨國犯罪問題專家西姆斯表示,太子集團這類組織堪稱“全球網絡詐騙活動的重要支撐力量”。他認爲,美英此次聯合行動雖未能徹底瓦解這類跨國犯罪網絡,但所實施的相關制裁措施,從根本上“改變了該領域的風險評估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