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時報-環球網報道 記者 倪浩】據路透社報道,美方近日以威脅“不買中國食用油”來報復“中國不買美國大豆”。不過業內專家表示,美方情急之下可能鬧出烏龍,其所謂“不買中國食用油”,可能指的是“不買中國廢棄食用油”。
路透社的報道稱,美國總統特朗普週二在社交平臺上發文稱,“中國故意不購買我們的大豆,並給我們的大豆種植戶造成困難,我認爲,這是一種經濟敵對行爲。作爲報復,我們正在考慮終止與中國在食用油及其他貿易領域的業務往來。例如,我們自己可以輕鬆生產食用油,無需從中國購買。”
但業內專家向《環球時報》透露,中國是全球大豆油料和食用油的第一大消費國,也是全球第一大進口國,很少對外出口食用油。海關總署數據顯示,2024年,中國對美國出口食用油約4000噸,價值僅約1000萬美元。美國農業部的數據顯示,美國食用油進口主要來自加拿大、印度尼西亞和歐盟,而非中國。與此形成對比的是,美國是中國廢棄食用油的第一大出口市場。2024年,美國購買的中國廢棄食用油約100多萬噸,價值達10億多美元。
該業內專家表示,由此看出,在金額上,去年中國對美國出口的廢棄食用油是向其出口食用油的100倍。因此,我們可以認爲美方所稱“不買中國食用油”,可能指的是“不買中國廢棄食用油”。
上述專家進一步表示,廢棄食用油經回收處理後可作爲生物柴油等再生能源原料。當前,隨着全球綠色發展不斷提高,廢棄食用油在國內、國際市場均供不應求。美國即便不從中國購買,那麼中國廢棄食用油也不愁賣,美國以此爲牌對中國進行威脅實際上起不到任何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