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關稅鋪路?美國商務部調查無人機、多晶硅,專家:對美自身影響也較大

【環球時報報道 記者 丁雅梔】美國商務部14日宣佈啓動兩項調查,包括針對無人機系統及其零部件的專項審查,以及對太陽能電池板和半導體的關鍵材料多晶硅及其衍生品的國家安全調查。路透社、彭博社等多家外媒稱,此次調查可能爲對這些進口商品徵收更高關稅鋪路。

這些調查根據美國《貿易擴展法》第232條發起。綜合路透社、彭博社等外媒報道,此次調查已於7月1日啓動,但此前未公開披露。根據法律,美國商務部長將在270天內提交調查結果。美國政府將向公衆徵求意見,截止日期爲8月6日。一旦調查認定相關進口商品威脅美國國家安全,美國總統特朗普將有權對其徵收額外關稅。

彭博社稱,特朗普已經根據《貿易擴展法》第232條宣佈對包括銅和藥品在內的其他進口商品展開調查,並依據該條款對鋼鐵和鋁徵收了關稅。這些措施與特朗普近日逐一宣佈針對不同國家的關稅是相互獨立的。

外交學院教授李海東15日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就無人機來說,美方已將其供應鏈國產化提升到“國家安全”的高度。然而,美國實現無人機供應鏈本土化的難度較大,如果持續推進這一進程,必然導致全球無人機供應鏈的紊亂。對美國自身而言影響也較大,最終可能導致兩種結果:一是即使實現本土化,也難以高效生產出高質量的無人機;二是將無人機武器化或安全化,但最終美國國內既缺乏合格的技術人員,也缺乏相關技術。

美商務部未明確表示最新調查針對哪些國家的商品。英國《金融時報》稱,中國在多晶硅和其他太陽能相關技術以及商用無人機方面佔據主導地位。市場研究公司“無人機行業洞察”的數據顯示,中國生產了全球70%到80%的商用無人機,並在關鍵要素的生產中佔據主導地位。《日本經濟新聞》稱,在多晶硅領域,中國企業佔世界市場份額的八成。

2024年12月,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USTR)宣佈,提高自中國進口的某些硅片和多晶硅關稅稅率至50%。今年1月,美國商務部以“國家安全問題”爲由,表示正在考慮制定新規則,對中國無人機實施限制措施,以限制或禁止其在美國境內使用。6月,特朗普簽署了多項行政令,明確指示商務部展開調查,“確保美國無人機供應鏈不受外國控制或利用”。

李海東表示,美國在對華關稅和貿易戰中,試圖更具針對性,不只在技術範圍上廣泛打擊,還越來越聚焦於特定領域,試圖通過破壞性的調查和處理對中國施加壓力。

香港《南華早報》6日報道稱,業內人士和分析師都表示,中國在全球無人機市場的領先地位使得美國很難將中國排除在供應鏈之外,“至少目前來看仍是如此”。“無人機行業洞察”表示,即使是中國以外的無人機公司,也依賴中國企業提供一些在其他地方無法獲得的零部件。

美國無人機開發訓練項目公司Zephyr無人機模擬器市場協調員博·範布倫也表示,該公司服務的大多數公共安全部門客戶都在使用大疆無人機,目前沒有一家美國公司能生產出與之匹敵的產品。一些標榜爲“美國製造”的產品,實際上也是由中國公司生產的。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