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時報駐柬埔寨特約記者 董開映】泰國憲法法院7月1日宣佈佩通坦暫停行使總理職權後,泰柬邊境再度成爲關注焦點。就谷歌地圖將有爭議的一座古寺標註爲柬埔寨領土一事,泰國軍方2日回應稱,谷歌地圖顯示的邊界不具備法律效應,泰國對該地的主權主張一貫明確。據泰國《國家報》2日報道,泰國皇家陸軍發言人文泰·蘇瓦裏當天表示,谷歌地圖依賴來自私人的“不準確”數據,他呼籲泰國公民向谷歌地圖提交請求,糾正這一邊界標註。
據《國家報》報道,繼5月28日泰柬邊境衝突後,柬埔寨6月15日表示已向國際法院提起訴訟,主張對3處古寺以及“翡翠三角區”擁有主權。泰國對此回應稱,不承認國際法院對該案的管轄權,因此訴訟不具法律效力。日本《外交學者》雜誌網站介紹稱,泰柬邊境爭議可追溯至20世紀法國殖民柬埔寨期間。1904年,時任柬埔寨政府與暹羅(泰國)同意把柏威夏寺劃入暹羅境內。3年後,法國殖民者在完成邊界劃分圖時,將柏威夏寺劃歸法屬柬埔寨一側。國際法院1962年裁定柬埔寨對柏威夏寺享有主權,遭到泰國堅決反對。此後,兩國經歷長期緊張局勢,2008年至2011年間爆發多次邊境武裝衝突。國際法院在 2013 年再次確認此前裁決,但留下了4.6平方公里的爭議地區。
就邊境局勢,洪森與洪瑪奈父子7月1日同步發聲。據柬埔寨“新鮮新聞”網站1日報道,柬埔寨首相洪瑪奈當天出席活動,警告泰國軍方不要進入爭議區域,並稱柬方正在等待與泰國“真正有話語權”的領導人展開有效對話。另據柬埔寨《高棉時報》報道,洪瑪奈1日對泰方決策的可靠性表示質疑,指出過去關於邊境檢查站開閉的文件由多人簽發,造成不確定性。他補充說:“在柬埔寨,我們從未有過相互矛盾的聲音。參議院主席洪森可能就政治事務表達過觀點,但政治決策和官方指令由首相負責。” 另據“新鮮新聞”1日報道,洪森當天在金邊會見來訪的日本國會議員兼首相特別顧問長島昭久。在談及柬泰邊境問題時洪森明確表示,柬埔寨當前並不尋求第三方介入調解,而是主張通過國際法院等國際法機制和平解決爭端。
柬埔寨拜林省當地一家龍眼加工廠廠長覃飛恆2日接受《環球時報》特約記者採訪時表示,目前作爲柬泰邊境主要口岸之一的拜林口岸處於關閉狀態,人員與車輛無法正常通行,現場並無明顯軍隊部署。柬埔寨皇家科學院國際關係研究所所長金平則對記者表示,預計在短期內,柬泰雙邊貿易、旅遊往來與高層溝通仍將受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