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八號任務合作項目遴選結果正式公佈 10個項目最終入選

【環球時報-環球網報道 記者 樊巍 鄧孝慈】2025年4月24日,在第十個“中國航天日”啓動儀式上,中國國家航天局正式發佈探月工程四期嫦娥八號任務合作項目遴選結果。來自11個國家和地區、1個國際組織的10個項目入選。

據瞭解,此次入選的項目包括:香港科技大學和香港理工大學合作開展的“月面多功能操作機器人暨移動充電站”;巴基斯坦空間與外大氣層研究委員會和國際車輛地面力學學會共同參與的“巴基斯坦月球車”;土耳其中東科技大學的“挑戰性環境智能探索機器人”;南非射電天文臺、祕魯國家空間活動與發展委員會聯合開展的“射電天文學陣列”;意大利核物理研究院—弗拉斯卡蒂國家實驗室的“激光角反射器陣列”;俄羅斯聯邦航天局、俄羅斯國家航天集團公司的“月球等離子體-塵埃外層敏感儀”和“月球離子和高能中性粒子分析儀”;泰國高等教育與科研創新部,泰國國家天文研究所研製的“月球中子分析儀”;巴林國家空間科學局、埃及航天局合作的“月表可見光和紅外視像系統”;伊朗航天局研製的“月球電位監測儀”。

“常有人說,中巴友誼比喜馬拉雅山還高,比海洋還深。如今,我們正攜手邁向月球,超越地球的界限。”巴基斯坦太空與高層大氣研究委員會副總幹事阿姆賈德·阿里4月24日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此前巴基斯坦的ICUBE-Q立方星作爲國際載荷參與到中國的“嫦娥六號”任務中,該衛星目前仍在環繞月球運行。今天,巴基斯坦空間與外大氣層研究委員會也與中國國家航天局簽署了關於即將實施的嫦娥八號任務的諒解備忘錄,屆時搭載的“巴基斯坦月球車”重約30公斤。

“我們對中泰之間即將展開的合作感到非常興奮。因爲這個項目啓動的時間還不到三年。而現在,我們已經踏上了將在2029年左後隨嫦娥八號任務把我們的載荷送上月球的征程。我相信這對泰國人民來說是非常激動人心的事情。”泰國國家天文臺副臺長Wiphu Rujopakarn4月24日向《環球時報》記者表示,從現在開始,每當泰國人民仰望月亮,會知道月球上有一個由泰國製造的科研設備真實地存在在月球上,而這一切得以實現都離不開與中國國家航天局的合作。“所以我們感到無比興奮。”

他進一步表示,航天合作可以被視爲將中泰兩國人民凝聚在一起、增進感情的“關鍵手段”。如今,來自中國的工程師會訪問泰國,來自泰國的學生和工程師也會訪問中國,這樣的交流正如火如荼地展開。這種民衆的交流對於增進兩國之間的相互瞭解具有極大價值。

“友誼是這種合作取得的最高成果之一,我們也希望能從中國在航天探索領域數十年的經驗中學到更多,這裏有太多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我們需要有更多人蔘與到這些項目中,結識更多朋友。”Wiphu Rujopakarn稱。

中國國家航天局局長單忠德4月24日表示,中國國家航天局將與國際夥伴協同推進嫦娥八號項目合作,力爭在月球探測領域取得更多科學新發現、技術新突破,共同增進人類福祉。

據悉,嫦娥八號任務計劃於2029年前後發射,將着陸在月球南極附近萊布尼茨-貝塔高原,與在此之前實施的嫦娥七號任務共同開展科學探測和資源開發利用驗證試驗,爲國際月球科研站建設奠定基礎。

2023年10月,中國國家航天局發佈嫦娥八號任務國際合作機遇公告,開放200千克載荷資源用於國際合作。此後共收到41份合作意向。中國國家航天局按照科學目標更豐富、工程技術更創新、合作層級更多元的原則,組織專家進行遴選,將來自11個國家和地區、1個國際組織的14個項目集成爲最終入選的10個項目。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