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日內瓦4月17日電(記者王婭楠)爲應對仍在持續蔓延的猴痘疫情,世界衛生組織17日宣佈與非洲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修訂了非洲大陸聯合應對猴痘疫情計劃,重點是控制疫情、擴大疫苗接種覆蓋率,並向長期可持續應對措施過渡。
世衛組織當天發佈的公報顯示,猴痘現在越來越多地出現人際傳播趨勢。2022年5月以來,全球已有100多個國家和地區報告猴痘病例。2024年8月以來,猴痘病毒新毒株“分支Ib”從剛果(金)蔓延至布隆迪、肯尼亞、盧旺達和烏干達等此前從未報告過猴痘病例的周邊國家,世衛組織爲此宣佈猴痘疫情構成“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
在非洲,除上述國家之外,剛果(布)、南非、南蘇丹、坦桑尼亞和贊比亞等國也發現猴痘在傳播。在非洲以外,猴痘病例仍主要與旅行有關。
公報說,非洲大陸聯合應對猴痘疫情計劃爲開展相關工作提供了指導。超過65萬劑疫苗在6個國家接種,其中90%的疫苗在剛果(金)接種。共計有超過100萬劑疫苗已運送到10個國家。剛果(金)的診斷檢測能力也有顯著提升,實驗室從2023年底的兩個發展到如今遍佈12個省的23個。
公報指出,重大挑戰依然存在。剛果(金)東部地區持續衝突和不安全局勢,導致猴痘發病率居高不下,加上人道主義援助的減少,不僅限制了公共衛生應對能力,也阻礙了人們獲得基本衛生服務。
猴痘是一種病毒性人畜共患病。人感染猴痘的初期症狀包括髮燒、頭痛、肌肉痠痛、背痛、淋巴結腫大,之後可發展爲面部和身體大範圍皮疹。多數感染者會在幾周內康復,但也有感染者病情嚴重甚至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