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時報-環球網報道 記者 倪浩】4月16日,美國加州突然宣佈起訴特朗普政府,要求停止“非法關稅”,爲本就一波三折的關稅前景再添變數。此前,4月2日才推出的所謂“對等關稅”在全球質疑聲中已遭數次重大調整,並引發美國市場劇烈震盪。據美媒報道,4月8日,一則社交媒體帖子曾暗示美國政府正在考慮將所謂“對等關稅”延遲90天,消息傳來,紐約市場立即飆升,標準普爾500指數在大約10分鐘內增加了2.4萬億美元市值。隨後白宮闢謠暫緩加徵對等關稅是假新聞,標準普爾500指數又掉頭向下,市值再遭蒸發。但在4月9日對等關稅生效僅數小時後,美國政府又突然宣佈暫緩加徵關稅爲事實,標準普爾500指數應聲暴漲9.2%。4月11日,美國政府又宣佈對電腦、智能手機等電子產品豁免基準關稅及針對中國的對等關稅,前一日還在下跌的美國科技股聞聲迅速上漲。
金融市場在美國濫施關稅政策的變化中劇烈顛簸。韋德布什證券公司分析師丹·艾夫斯表示:“白宮不斷傳出的這些消息所造成的巨大混亂讓行業和投資者感到頭暈目眩。”在中國社科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研究員高凌雲眼中,美國政府似乎陷入“朝令夕改”的決策困境中,讓外界感到白宮政策線路非常混亂。既然美國政府執迷於所謂“對等關稅”,爲何又如此多變,是什麼讓其關稅政策淪爲兒戲?
原因一:白宮未能精準預測濫施關稅政策的衝擊
英國廣播公司(BBC)分析稱,11日豁免電子產品關稅是美國政府在科技公司們表達擔憂之後所作出的,這些公司警告,若多數在中國製造的電子產品受到關稅影響,價格恐怕將會大幅飆升。
中國社科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國際貿易室主任東豔告訴記者,加徵關稅勢必破壞全球經濟秩序和產供鏈合作,使美國工商界利益受損。推進越深,負面影響越大,相關利益集團的反彈也就越強烈,這是美國調整關稅的首個原因。一個例證就是:《紐約時報》援引匿名人士說法稱,那幾天蘋果公司高管甚至就關稅問題直接與白宮官員進行了接觸。報道分析稱,蘋果在美國銷售的iPhone中約有80%在中國生產,剩下的20%則由印度生產。若關稅成本轉嫁至消費者身上,iPhone在美國的售價可能會飆升三倍,蘋果無法承受。
美濫施關稅引發的對美國經濟通脹上行以及滯脹風險的預期,導致了美國股債匯“三殺”。《華爾街日報》認爲,美所謂“對等關稅”是現代政治和經濟史上風險最高、賭注最大的博弈之一,若引發美國經濟出現痛苦下滑,從總統特朗普到財長貝森特都將難辭其咎。東豔認爲,白宮沒有精確預測到關稅對市場的劇烈衝擊,股債匯大幅被拋售,市場擔憂美國系統性金融風險的發生,這倒逼他們不得不對關稅進行調整。
原因二:美國經貿官員內部分歧
《紐約時報》15日報道稱,多位堅持匿名的政府官員透露,白宮內部在關稅問題上存在嚴重分歧。何偉文說,在白宮貿易政策團隊中,商務部長盧特尼克是“貿易沙皇”前美國貿易代表萊特希澤的門生,他繼承了後者一套陳舊的關稅理論;白宮貿易和製造業高級顧問納瓦羅也是“對等關稅”的主要鼓吹手,他們爲特朗普的政策提供了決策支撐。
值得注意的是,一位白宮官員稱,現在財政部長貝森特贏得了特朗普青睞。貝森特在接受彭博社專訪時曾表示,當前對中國的關稅水平不可持續。《華爾街日報》稱,貝森特在特朗普政府中的地位正在上升,特朗普現在正讓貝森特在與各國的談判中發揮主導作用。在美國政府關稅政策微妙調整時,美媒14日爆出,貝森特和納瓦羅因關稅觀點相左而發生了激烈爭論。更有來自社交媒體平臺X的爆料稱,是貝森特在特朗普政府決定豁免電子產品的決策中起到了關鍵作用,而納瓦羅和盧特尼克已被邊緣化。
原因三:擔心中期選舉遭反噬
外交學院教授李海東告訴記者,基於明年中期選舉的需要,順應民意、拉攏選票是關稅調整的第三個原因。據《國會山報》報道,一些共和黨議員擔心,美國總統特朗普發動的貿易戰很可能在2026年中期選舉中對共和黨產生反噬效應,因爲貿易戰造成的物價上漲和經濟增長放緩,可能會抵消共和黨其他方面的政績。這些議員指出,1932年和1982 年共和黨選舉失利,就是因爲當時貿易戰導致物價上漲影響了選情,他們擔心歷史會重演。對此,李海東認爲,美國選民對物價比較敏感,注重經濟利益得失,考慮到明年的中期選舉,特朗普政府也不得不調整關稅。
原因四:美有意通過“反覆”尋找重塑秩序切入點
何偉文認爲,美政府將關稅視爲一種工具,可長可短,可收可放,調整比較隨意。這導致不同利益出現衝突而反覆博弈時,關稅政策就表現的“來回橫跳”,帶有極大的不可預測性。李海東對此持相同看法,他告訴記者,美政府有意通過“反反覆覆、顛來倒去”爲全球注入不確定性,來尋找重塑全球貿易秩序的切入點。
東豔表示,從經濟發展的自身規律上看,尤其是經濟處於全球化階段,高關稅是不可能長久維持的,本身存在調整的必要性。美政府不斷被迫“調整”被視爲工具的關稅,也就不足爲奇。
面對美國多變且不斷加碼的關稅行徑,中國商務部新聞發言人11日表示,美方對華輪番加徵畸高關稅已經淪爲數字遊戲,在經濟上已無實際意義,只會更加暴露出美方將關稅工具化、武器化,搞霸凌脅迫的伎倆,並淪爲笑話。如果美方繼續關稅數字遊戲,中方將不予理會。《南德意志報》評論認爲,同特朗普政府毫無章法的做派不同,經歷過2018年中美貿易爭端的中國顯然是有備而來的。特朗普政府以讓中國失去美國市場作爲威脅手段,但從中國的角度來看,亞洲和非洲纔是未來的市場。北京已經建立起了新的貿易通道,並強化了金磚集團等合作機制。中國在修橋鋪路,而美國卻在拆橋毀路,甚至對最親密的盟友也是如此。報道認爲,與美政府朝思暮想的全球關稅不同,中國全面免除了最不發達國家的關稅,並在積極倡導自由貿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