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時報記者 丁雅梔 環球時報駐美國特約記者 馮亞仁】美國關稅政策正攪動半導體、航空航天、汽車等全球多個行業。
據路透社16日報道,兩位知情人士表示,根據上週美國政界人士在華盛頓討論的計算結果,特朗普的新關稅可能使美國半導體設備製造商每年損失超過10億美元。像Onto Innovation這樣規模較小的公司也可能面臨數千萬美元的額外支出。報道稱,這些公司生產一些全球最搶手的芯片製造設備,而生產環節可能需要數千個專用零件。
雖然美國政府日前給一些地區的“對等關稅”按下了暫停鍵,但14日又啓動對半導體進口對美國國家安全影響的調查,以推進對這一領域加徵關稅的計劃。
荷蘭光刻機制造商阿斯麥首席財務官戴厚傑16日表示,關稅帶來的潛在影響可能包括對運往美國的整機系統徵收關稅,對在美國現場作業時使用的零部件和工具徵收關稅等。阿斯麥首席執行官傅恪禮補充說,目前尚無法量化評估關稅政策的影響,但可以確定的是,長期來看關稅將帶來新的不確定性。
航空業也對關稅發出警告。據英國《金融時報》15日報道,瑞安航空首席執行官邁克爾·奧利裏警告稱,若關稅導致美國製造的波音飛機價格上漲,這家歐洲最大的廉價航空公司將考慮推遲飛機交付時間。報道稱,這將在製造商和航空公司之間引發圍繞關稅成本的博弈。
《華盛頓郵報》舉例說,波音787夢想飛機是一款跨國製造的飛機,其零部件來自世界各地:機翼來自日本,艙門來自法國,機身部分在意大利製造,然後運往美國南卡羅來納州,由當地工人組裝。“特朗普的全球關稅正威脅着這條環環相扣的供應鏈”。
彭博社此前引述知情人士的話報道稱,中國已要求國內各航空公司暫停接收待交付的美國波音飛機,並暫停向美國公司購買任何飛機相關零件及設備。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林劍16日在例行記者會上回應相關問詢時表示,不瞭解有關情況。
“關稅帶來的不確定性對於航空航天產業來說實屬罕見。除了因波音和空客補貼爭議而徵收過18個月的關稅外,自1979年以來,歐美的飛機制造業進出口基本沒有貿易壁壘。”報道稱,根據特朗普的關稅計劃,進口到美國的飛機整機和零部件將被加徵10%的關稅。該行業還受到美國對飛機關鍵材料鋼鐵和鋁分別徵收25%關稅的影響。
另據路透社16日發表的獨家報道,美國政府對中國徵收的關稅還擾亂了特斯拉在美國的生產計劃。報道稱,一名知情人士表示,特斯拉從中國向美國運送Cybercab無人駕駛出租車和Semi電動卡車零部件的計劃被暫停。這名知情人士稱,當特朗普對中國商品徵收34%的關稅時,特斯拉準備承擔額外成本,但當關稅超過這一水平時,特斯拉無力承擔,導致發貨計劃被擱置。報道稱,這反映出特朗普旨在促進美國本土製造業的關稅已傷害了他的政治盟友馬斯克。
15日,特朗普下令對美國所有關鍵礦產展開調查。路透社稱,此舉或爲新關稅鋪路,標誌着美國與全球貿易伙伴的爭端大幅升級,此舉引發人們廣泛擔憂——建造一座新礦山和加工廠需要數年時間,“如果廣泛徵收關稅,美國將如何採購礦產?”
《紐約時報》評論稱,儘管設置關稅壁壘是爲了重振美國製造業,但立即實施這些關稅並不能給企業提供建廠時間,只會造成經濟陣痛,沒有任何好處。大搞貿易戰的悲劇之處在於,非但不能解決弊病,反而發起了一場魯莽的攻勢,威脅着要毀掉貿易帶來的好處,卻無法實現有意義的經濟復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