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經濟學人》:“怎麼當大人”,一門美國人都該補的課

英國《經濟學人》4月12日文章,原題:太多成年人對生活常識一竅不通  需要換輪胎或者報稅嗎?在美國,“成年人”課程或許能夠幫到你。老師從零開始教授如何穿針引線,以及如何縫補破爛襯衫和修飾磨損衣襬。這節縫紉課是美國得克薩斯州奧斯汀社區學院中一項名爲“成年人101”的免費課程,來上課的學生年齡從十幾歲到四十幾歲不等。

該學院開設此類課程已有6年,旨在幫助人們學會“怎麼當大人”,主題涵蓋了從“如何穿着得體參加求職面試”等基礎內容,到“如何申報所得稅款”等複雜內容,以幫助人們更好地“當大人”。美國各地的社區學院、公共圖書館和市民中心均開設“成年人”課程,那些想要在隱私空間學習如何經營家庭的人也可以在網絡視頻平臺上觀看相關課程視頻。“成年人”課程目前還不是高校講堂的標配,但或許假以時日,它們會成爲高等學府的標準課程。在過去,金融知識課曾被認爲過於“常識化”,尤其是在精英名校,不過如今這類課程逐漸普及。

“成年人”課程並非美國獨有,英國的這類課程被稱爲“生活技能”課程,它們觸及了美國人缺乏的三個方面——經營家庭、人際關係和金錢管理。與其他國家相比,美國成年人花在拖地、熨燙衣服等家務上的時間更少;他們的離婚率也高於英國、加拿大或德國的成年人;不到半數的美國人不瞭解基本財務原則。教青少年撰寫簡歷、管理時間等的美國“成人大學”創始人特蕾西·巴肯哈斯特表示,這些“成年人”課程通常是由那些對“剛成年時面臨的意外考驗”感到震驚的人開設的。

美國作家拉菲·格林伯格已教授了兩年的“成人101”課程,這門課程的靈感源於他大學畢業後,在一家管理諮詢公司入職時要決定選擇哪種健康保險計劃和規劃其他理財細節。“當時我和同事都到走廊裏給父母打電話。我們都是名校畢業生,卻對這些財務常識束手無策。”此外,格林伯格還將自己教授的“成年人”課程凝練成了一本新書。

爲何需要這類書籍和課程?對很多人來說,這些技能聽起來像是基本常識,然而事實並非如此。“成年人”課程需求的增加,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當代人童年和青春期本質上的變化:現代青少年的日常生活變得更加數字化,實踐活動卻越來越少。美國青少年每天在屏幕上花費的時間長達9個小時。網絡社交平臺確實提供了各種家務的便捷教程,但這些平臺的大多數年輕用戶對跳舞比對洗碗更感興趣。

丹麥哥本哈根大學教授基思·海沃德曾表示,代際轉變已然發生,年輕人不如同齡時期的長輩成熟。西方文化縱容孩子氣的幻想,如果父母不爲生活中許多基本事務提供建議,“你就只能靠這些課程來彌補。”許多人會將“成年人”課程視爲青少年發育遲緩的證據,但被寵壞的孩子不會承認自己缺乏常識,更別說努力彌補了。只有“真正的大人”纔會心甘情願地把時間花在學習縫補上。(蔣麗譯)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