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負生命的等待——中國救援隊伍馳援緬甸地震災區見聞

新華社緬甸曼德勒4月9日電 不負生命的等待——中國救援隊伍馳援緬甸地震災區見聞

新華社記者馬卓言 才揚 張東強

3月28日緬甸發生強烈地震,造成重大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據緬方最新統計,截至當地時間7日晚,緬甸強震已造成3600人遇難、5017人受傷,另有160人被報失蹤。

胞波情誼,有難必相助。中國迅速啓動應急機制,各支救援力量不遠千里馳援緬甸,展開緊急人道主義救援行動。一場場與時間和死神的賽跑,在緬甸多地爭分奪秒地展開;一面面醒目的救援旗幟匯聚在一處,爲災區民衆帶來生命的希望。

星夜兼程,奔赴救災一線

“中國和緬甸是同甘共苦的命運共同體,兩國人民胞波情誼深厚。中方願向緬方提供需要的幫助,支持災區人民早日戰勝災害、重建家園。”3月29日,災害發生後不到24小時,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向緬甸領導人敏昂萊致慰問電。

時間就是一切,救援刻不容緩!

應緬甸政府請求,中國政府派遣由82名隊員組成的中國救援隊攜帶救援裝備和物資迅速前往災區展開緊急人道主義救援行動。3月29日下午,中國救援隊抵達緬甸仰光國際機場,連夜挺進震中所在地——受災嚴重的曼德勒省。

救援“國家隊”外,更多的中國救援力量也迅速響應,以最快速度奔赴救災一線。

——3月29日北京時間6時許,中國雲南救援醫療隊一行37人從昆明出發,第一時間趕赴緬甸。

——當地時間3月29日晚,中國香港特別行政區救援隊抵達緬甸仰光國際機場,向曼德勒進發。

——按照統一部署,中國國際救援隊一行118名隊員攜6條搜救犬、2臺救援車和各類救援裝備物資於3月30日晚啓程趕赴災區。

——浙江公羊救援隊、深圳公益救援隊、廈門市曙光救援隊、杭州紅十字狼羣應急救援隊、湖南嶽麓藍天救援隊、北京綠舟救援隊、河北藍天救援隊等10支社會應急力量在應急管理部協調引導下也迅速響應,入緬參與救援救助行動。

道路阻斷、信號不通、環境複雜,抵達災區便立刻投入搜救工作……這場“急行軍”是對救援隊員們精神和體能的雙重考驗。在搶抓時間的同時用好時間,是中國救援力量的真本領、硬實力。

飛行途中,中國國際救援隊快速整合各類信息,做好各項分工,保障搜救、醫療、後勤等各項工作高效開展;連夜乘車,中國救援隊隊員們一邊趕路一邊對曼德勒可能有幸存者的建築結構逐一分析,設計支撐支護方案,提前確定救援裝備,確保在到達現場後能以最快速度投入救援。

離目的地越來越近,殘垣斷壁、破木瓦礫隨處可見。坍塌的寺廟、損毀的學校……這些日常人員密集的場所此時空空蕩蕩,不時可見受災民衆蜷縮在路邊,等待援助。

作爲第一支抵達緬甸的中方救援隊,雲南救援醫療隊於3月30日清晨5時左右,便在內比都歐達拉蒂利醫院救出1名被困近40小時的老人。這也是中方救援隊抵達緬甸後救出的第一名倖存者。

夜以繼日,搶抓黃金救援期

3月30日晚,中國救援隊一支16人的前突小隊一到曼德勒就迅速趕往受災點,爭分奪秒開展救援行動。

在曼德勒長城酒店救援點,先一步抵達的深圳公益救援隊經過詳細踏勘,確定被埋壓人員中有人倖存。

“確認有幸存者,需要重型設備。”有生命存活的訊號傳回中國救援隊營地。與此同時,營地指揮部通過浙江公羊救援隊提供的信息分析,確定了另一嚴重受災點天空公寓也存在多位倖存者。

中國救援隊隊長趙明和副隊長李廣耐當即作出部署:設備就位後,前突小隊在保障長城酒店人力的情況下分兵前往天空公寓,另一小組從營地直接前往天空公寓,再準備一個小組做預備隊隨時輪換,保障救援進度。

曼德勒的夜色下,中國救援隊伍的行動緊張有序地進行着,不懈的努力終於換來一個令人振奮的消息:3月31日0時40分,經過5個多小時的奮戰,中國救援隊在長城酒店救援點成功救出一名女性。

救援現場掌聲雷動,爲生命的頑強歡呼,也激勵着隊員們繼續努力。長城酒店救援任務結束後,中國救援隊兩路隊員合併一處,全力在天空公寓搜救。

眼前,曾經三棟11層的公寓樓羣,A棟坐沉式塌陷,廢墟上僅剩7層,其餘幾棟則呈疊餅式坍塌,已面目全非。

救援行動從3月30日23時開始。隊員們從樓頂垂直向下快速破拆,要穿透兩層半厚的樓板且精準定位到倖存者身旁。施救難度大、耗時久,隊員們慎之又慎,一刻不停。

3月31日5時37分、6時20分許,天光驅散黑暗,好消息連續傳出:一名小女孩和一名孕婦被接連救出。

快一點,再快一點!拯救生命迫在眉睫,隊員們要和時間賽跑。

強震過後,搖搖欲墜的天空公寓A棟危機四伏,兩次餘震讓公寓底層再次發生坍塌,但隊員們並未放緩救援。

7時20分,又有一名29歲的女性被成功救出,和妹妹團聚。

不捨晝夜,追趕希望,兩小時救出3人,七小時救出4人,從4人再到6人……中國救援力量牢牢把握震後救援“黃金72小時”,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生命的奇蹟。

“生命在等待,我們不能放棄。”主要負責現場救援工作的中國救援隊行動隊隊長韓文東的一席話道出了隊員們的心聲。中國救援隊隊員嶽馨說:“工作時間再長都沒有關係,只要我們能給受災民衆帶來生的希望。”

合力託舉,展現人道主義關懷

“同志們人都到齊了,咱們開會。”

3月31日20時,趙明組織包括中國救援隊在內的多支中方救援隊伍,在曼德勒中國救援隊伍營地召開協調聯絡會議,明確救援期間隊伍工作機制,合理劃分作業場地,協調開展搜救行動。

4月1日上午,中國救援隊和中國香港特區救援隊聯合行動,對曼德勒市天空公寓再次展開重點搜救。

當天,中國救援隊還和深圳公益救援隊聯合,針對此前其他國家搜救區域進行踏勘。“中國救援隊伍沒有搜救區域限制”,這是緬甸國家消防部門對中方救援力量的充分信任。

從信息互通,到聯合踏勘,再到合作救援,中方救援力量在救援工作機制統一調配下緊緊團結在一起,凝聚成一股擎起生命的磅礴力量。

中國救援隊伍的緬甸時間總是不分晝夜,他們對時間的感知是以小時、分鐘乃至每一秒爲單位。雖然“黃金72小時”已過,但是搜救並未結束。在中國救援隊、中國國際救援隊、中國香港特區救援隊和深圳公益救援隊的合力託舉下,生命奇蹟再次出現!

4月2日17時40分許,曼德勒金色鄉村酒店,一名52歲的緬甸男子在被困近125小時後成功獲救,成爲中國救援力量在緬甸救出的第9名倖存者。

“我們知道在緬甸有多支來自中國的救援隊伍,希望繼續和大家通力合作,展現中國人民的國際人道主義關懷。”中國香港特區救援隊指揮官趙汝珏說。

急當地民衆之所急,想民衆之所想,正是中國救援隊伍的行動本色——

面對當地民衆的求助,救援隊員們搜救工作總是一細再細,不讓希望的火苗熄滅;

從4月3日到5日,中國救援隊伍針對當地災後缺醫少藥的困境,在曼德勒城區多地開展義診,累計接診超過2000人次,捐贈併發放大量藥品;

中國救援隊的抗震工程專家爲當地醫院、居民住房、市政設施等872棟各類結構房屋建築開展評估,並給出修復加固建議……

“中方救援隊支援緬甸抗震救災給我們帶來了極大鼓舞。”緬甸紅十字會主席苗紐說:“我們衷心感謝中國政府和人民。”

4月6日下午,緬甸領導人敏昂萊來到曼德勒中國救援隊伍營地慰問中國救援隊、中國國際救援隊、中國香港特區救援隊全體成員,對中方救援隊伍震後到緬全力救援表示感謝。

“中國救援隊伍遠道而來提供支持,正是兩國胞波情誼的生動體現。”敏昂萊說。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