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紐約4月8日電 題:搞“關稅訛詐”將自嘗苦果
新華社記者劉亞南
美國不顧世界經濟體系“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事實,大搞“關稅訛詐”,最先嚐到苦果的正是自己。
美國宣佈對貿易伙伴加徵10%的“最低基準關稅”,並對一些貿易伙伴徵收更高關稅。這一舉措大大超出市場預期,刺痛投資者神經。紐約股市接連暴跌,主要股指跌入熊市,美國股市市值短短兩天蒸發創紀錄的6.6萬億美元。由於美國大部分中產階級退休賬戶資金投於股市,因此財富縮水將很快影響消費支出。
隨着市場的不斷下跌,華爾街巨頭紛紛站出來表達不滿和反對。摩根大通首席執行官傑米·戴蒙7日警告,美國最近的關稅政策很可能增加通脹,引發美國經濟衰退預期。美國潘興廣場資本管理公司首席執行官比爾·阿克曼說,特朗普正在失去全球商界領袖的信心。阿克曼同時指出所謂“對等關稅”計算方式的荒謬並呼籲特朗普的顧問們站出來糾正失誤。貝萊德公司首席執行官拉里·芬克則表示,與自己交談過的大多數首席執行官都認爲現在美國很可能已經處於衰退之中。
事實上,很多人並不清楚美國加徵的關稅將由美國進口商埋單,最終轉嫁到消費者頭上。經歷過去幾年高通脹之後,美國企業已無力承擔更多成本膨脹,向下遊轉移高成本的意願十分強烈,物價毫無疑問將應聲上漲。耶魯大學預算實驗室2日發佈的研究顯示,美國政府今年以來實施的關稅措施在短期內把物價水平推高了2.3%,相當於讓今年每個家庭購買力平均損失3800美元。服裝和紡織品價格受到的影響尤爲明顯。
汽車行業高度國際化、分工明確,很能說明美國加徵關稅的“反噬”效應。美國從3日開始對進口汽車加徵25%的關稅。當天,車企巨頭斯泰蘭蒂斯集團宣佈暫停在墨西哥和加拿大一些裝配工廠的生產,同時在美國密歇根州和印第安納州暫時解僱900名工人。
對依賴出口的美國農業和能源等行業而言,其他國家的反制措施將打擊其國際市場,行業企業將面臨供應過剩帶來的價格下跌和盈利惡化。
美國民衆過去幾年飽受通脹高企、物價飆升之苦。由於關稅政策可能導致進口商品價格上漲,美國民衆已開始恐慌性囤貨,尤其是電子產品、汽車等高關稅商品。經濟學家警告,這一現象反映了民衆對未來經濟走向的迷茫,並可能加劇市場動盪。
近百年前《斯姆特-霍利關稅法》引發關稅戰帶來的教訓極爲深刻——貿易保護主義不僅無法振興本國產業,反而會推高物價、激化國際矛盾,最終讓普通民衆承受代價。如今美國重蹈覆轍,只會加劇國內通脹壓力,進一步擾亂全球經濟秩序,使自身陷入孤立與衰退的惡性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