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發改委:美國加徵所謂“對等關稅”必將害人害己

近年來,美國貿易保護主義不斷加劇,連續對華加徵關稅,嚴重衝擊破壞中美經貿關係,影響世界經濟穩定運行。4月2日,美國政府再次宣佈對所有貿易伙伴徵收所謂“對等關稅”,其中對華“對等關稅”稅率爲34%,疊加此前以芬太尼爲由加徵20%關稅,今年以來美對華新加徵關稅稅率達54%。所謂“對等關稅”不符合國際貿易規則,嚴重損害相關方的正當合法權益,是典型的單邊霸凌做法,遭到美主要貿易伙伴普遍堅決反對,非但難以實現預期目標,反而將加大美國通脹壓力並擾亂其自身經濟運行。從供應鏈成本上漲到市場資源配置扭曲,從消費者利益受損到全球合作根基動搖,從金融市場大幅下跌到美元匯率震盪走低,美國對外濫用關稅手段,正在快速逐級傳導並最終反噬自身。

加徵“對等關稅”明顯“開錯方、喫錯藥”,必將加大美國通脹壓力,加劇民生負擔。美國政府以“產業保護”“國家安全”等名義對所有貿易伙伴徵收“對等關稅”,無視國際貿易體系利益平衡機制和美方自身巨大獲益,試圖通過貿易壁壘解決國內經濟問題。受新一輪加徵關稅影響,美國食品、服裝、電子產品及日用品等日常消費品零售價格上漲壓力必將明顯增大。耶魯大學預算實驗室預測顯示,“對等關稅”實施後,在其他國家採取反制措施的情況下,美國個人消費支出價格(PCE)漲幅將擴大2.1%,美國消費者將成爲關稅的最終“買單”者。

加徵“對等關稅”扭曲市場資源配置,削弱產業競爭力。加徵關稅最終不僅影響終端商品價格,還通過產業鏈逐級傳導推高生產成本。美國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數據顯示,90%以上的關稅成本將轉嫁至美國進口商、下游企業和最終消費者。此外,美國政府試圖通過關稅迫使製造業迴流美國,卻導致汽車零部件等中間品貿易成本大幅上升,反而加劇供應鏈斷裂與產業空心化風險,事實上增大了重振本土製造業的難度。美國政府發佈“對等關稅”後,美國股指期貨出現大幅下跌,美元對歐元匯率明顯下行,顯示市場對關稅干擾經濟運行的擔憂加劇,信心受到嚴重衝擊。

加徵“對等關稅”破壞全球合作根基,影響世界經濟長期穩定增長。美國加徵“對等關稅”破壞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穩定,將影響經濟全球化發展前景,嚴重衝擊世界經濟循環,引發國際社會普遍反對,歐盟、加拿大等經濟體均表示將出臺對美反制措施。美國自身經濟發展也將受到嚴重衝擊,經濟運行成本將大幅增加,嚴重衝擊生產消費各部門,特別是美國中小型企業因缺乏議價能力,在供應鏈波動、生產經營成本上升中更是首當其衝。相關研究認爲,“對等關稅”及相關國家對美反制,可能拉低美國實際GDP增速1個百分點左右。

美方應以史爲鑑,以開放合作助力經濟穩定發展。歷史實踐反覆證明,貿易保護主義無助於改善本國經濟,反而嚴重破壞世界貿易投資體系,可能引發全球性經濟金融危機,最終必將害人害己。大蕭條初期,美國爲保護農業和製造業,於1930年6月出臺《斯姆特—霍利關稅法》大幅對外加徵關稅,關稅稅率達到歷史高點,反而加劇美國經濟衰退,最終引發全球貿易戰,導致世界經濟出現深度衰退,被經濟學家稱爲“20世紀最大政策錯誤”。美國政府當前所謂“對等關稅”政策可能重蹈歷史覆轍,亟需深刻吸取慘痛歷史教訓,迴歸協商對話軌道,與貿易伙伴通過平等對話妥善解決分歧,維護以世界貿易組織爲核心的多邊貿易體制,更多通過增加創新投入與擴大市場開放,增強自身貿易競爭力,實現經濟合作發展的共贏。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