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時深度】“替代中國”論調爲何越來越站不住腳?

【環球時報記者 李萌 環球時報駐德國特約記者 青木】編者的話:“印度不是‘新的中國’。”瑞士《新蘇黎世報》2024年12月16日發表的文章這樣說。前幾年,在新冠疫情以及美國對華貿易打壓的背景下,炒作印度或越南“將取代中國”、成爲“下一個中國”的論調層出不窮,但值得注意的是,隨着時間的推移,越來越多的媒體和分析人士逐漸認識到,中國很難被其他國家替代,於是分析印度或越南很難成爲“下一個中國”的文章又迅速增多。有學者表示,部分西方媒體和政客炒作“替代中國”論調的背後,存在政治和經濟雙重意圖,我們應該更加重視維護中國在全球產業鏈中的地位,同時推動轉型升級,提高中國經濟的競爭力。

“這不僅是經濟問題,也是政治問題”

2025年的第一天,英國《金融時報》駐孟買記者克里斯等人發表文章,對印度經濟是否已失去動力進行探討。值得注意的是,文章特意提到,2023年,世界知名基金管理公司富蘭克林鄧普頓集團將印度稱爲“下一個中國”,而摩根士丹利則預測了“印度的十年”,認爲印度將迎來由離岸外包、製造業、綠色能源和先進數字基礎設施引領的經濟繁榮。

近年來,炒作“印度將成爲‘下一個中國’”的西方以及印度媒體和政客不在少數。早在2012年6月22日,同樣是《金融時報》發表了該媒體記者惠特利撰寫的文章《印度將成爲“下一個中國”——但在此之前會經歷很多痛苦》。《日本時報》2024年8月9日發表印度智庫塔克夏希拉研究所分析員庫馬爾的文章稱,印度有能力成爲“下一個中國”,並推動全球增長。印度“livemint”新聞網2020年發文,對印度是否能取代中國成爲“世界工廠”進行探討。文章援引一些經濟學家的分析稱,短期內,印度或任何大型經濟體都很難與中國“脫鉤”,但從長遠來看,印度有潛力與中國一較高下。

綜合分析多家西方媒體的報道可以發現,它們炒作“印度將成爲‘下一個中國’”“印度將成爲‘新的中國’”或“印度將取代中國”的理由,主要集中在印度擁有中國實現經濟高速發展的類似條件和環境,如人口優勢、市場規模和有利的地緣政治環境,且印度經濟近年來表現不俗。如德國《法蘭克福匯報》2023年表示,印度的人口數量比中國多,平均年齡比中國小,經濟正在強勁增長。

近年來,一些西方國家針對中國的“脫鉤斷鏈”也是不少西方媒體和政客炒作“印度將取代中國”的一大理由。2018年,時任美國駐印度大使賈斯特曾聲稱,許多美國公司“在中國開展業務的難度越來越大”,因此印度可以利用這一機遇,通過貿易和投資取代中國,成爲美企在印太地區的商業中樞。

除印度外,越南也是一些外媒鼓吹的“中國替代國”之一。如奧地利ORF電視臺2022年12月29日稱,在高科技製造業方面,越南日益成爲西方投資者眼中“中國的替代國”。德國《法蘭克福匯報》2022年6月刊登題爲《再見中國,你好越南》的文章稱,對在亞洲設廠的企業而言,越南似乎是“更好、更便宜的中國”。

對於爲什麼一些西方政客和媒體熱衷於炒作印度、越南將成爲“新的中國”“下一個中國”等,德國柏林國際政治學者布蘭迪斯對《環球時報》特約記者表示,對西方來說,這不僅是經濟問題,也是政治問題。一些西方國家政客和媒體越來越將中國視爲“對手”,因此實施所謂的“去風險”戰略,要求企業減少對中國的依賴。西方希望用印度來代替中國,但這樣的願望往往過於“理想化”。隨着印度經濟增長放緩,西方企業投資印度挫折增加,且印度一些地方的官僚機構繁雜,給企業運營帶來了不少困難。相反,中國正準備成爲未來重要技術領域的世界領先者,而印度在可預見的未來還無法做到這一點。

清華大學國家戰略研究院研究員錢峯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一些西方媒體宣揚印度的制度優勢、人口紅利以及經濟高速增長等論點,同時貶低中國,認爲中國的崛起已經見頂,這些言論的目的一方面是在意識形態上進一步捆綁印度,拉攏印度;另一方面也是在話語權上遏制中國,營造不利於中國的經濟發展環境,削弱中國經濟發展預期,並推動全球產供鏈的“去風險化”“去中國化”。至於越南,西方媒體的炒作更多是將其視爲替代中國部分產業的國家,因爲越南的體量較小,較少被炒作爲能夠整體替代中國的角色。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王義桅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一些西方媒體和政客炒作印度等國替代中國的原因,是他們認爲中國也會像一些歐美國家一樣,經歷從工業化到去工業化的轉變,但現實是中國成爲“世界工廠”後,這一地位並未如他們所預期的那樣轉移。部分西方國家對中國在全球供應鏈中的影響力感到“不安”,“中國經濟崩潰論”和“中國經濟見頂論”,以及“印度將取代中國”的觀點幾乎都是圍繞這個來談的。  

“目前還沒有任何國家可以取代中國”

值得注意的是,儘管炒作“印度將取代中國”的論調依然存在於西方媒體的報道中,但持相反觀點的報道也越來越多。“印度不是‘新的中國’。”據瑞士《新蘇黎世報》2024年12月16日報道,印度具有成爲全球經濟引擎的巨大潛力,但印度政府尚未做好準備。文章認爲,印度在教育、基礎設施等方面存在很大的不足。德國《經濟週刊》2023年7月11日的文章直言,將印度視爲中國最大的競爭對手還爲時過早,4個令人難以忽視的事實證明了這一點:分析師過去對印度崛起有高估的可能;印度經濟規模仍小於中國;中國在科技領域處於領先地位;在評估一國實力時,勞動力的質量比數量更重要。

“爲什麼說印度很難成爲‘下一個中國’?”據《華爾街日報》2024年1月19日分析,印度發展經濟擁有幾大優勢,但是其就業特別是女性就業不足和高關稅等仍是制約因素。根據世界貿易組織的數據,2022年印度是全球進口關稅最高的國家之一,平均最惠國稅率爲18.1%。相比之下,中國爲7.5%,歐盟爲5.1%,美國爲3.3%。美國《華盛頓郵報》2024年9月2日援引貿易數據和經濟專家的觀點報道稱,隨着印度擴大智能手機、太陽能電池板等商品的生產,印度經濟本身也變得更加依賴中國的進口。

就連“修昔底德陷阱”理論的提出者、哈佛大學教授艾利森也對印度能否取代中國持悲觀態度。2023年6月,他在美國《外交政策》雜誌上發文,稱印度的經濟奇蹟從上世紀90年代初開始就備受期待,但仍然停留在令人期待的階段。他列舉數據稱,2000年,中國的國內生產總值(GDP)是印度的2到3倍;到2023年,中國的經濟體量已達到印度的5倍之多。以2000年爲準,中國在世界製造業的比重約爲7%,印度不到1%,而2022年中國增長至30%,但印度僅爲3%。同一時期,在世界商品出口總量中,中國從4%激增至15%,而印度僅從1%增至2%。艾利森引用新加坡前總理李光耀的評價說,由於根深蒂固的種姓制度、蔓延的官僚主義等原因,印度無法成爲“未來國家”。

對於越南,新加坡《聯合早報》2022年7月24日也曾發文分析其能否成爲下一個“世界工廠”。接受該媒體採訪的越南外資企業老闆和高管均表示,2018年開打的中美貿易戰讓不少企業紛紛就近到越南另設廠,或把訂單轉到越南。越南與中國接壤,加上3000多公里的海岸線方便海運物流,形成極佳戰略位置。此外,廉價勞動力、人口年輕化、政府優惠政策、和多國簽有自由貿易協定、與中美關係都不錯等,都讓越南成了企業落實“中國+1”策略的首選。

然而上述接受採訪的企業老闆和高管都表示,越南不可能取代中國,原因包括越南人口規模和中國相差甚遠、中國產業鏈非常完整以及組織力強、工人素質更高等。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斯賓塞此前接受採訪時直言:“目前還沒有任何國家可以取代中國。”

“下一個中國,還是中國”

“很多國家加起來,才能取代一箇中國。”2022年,越南胡志明市新加坡商會會長林明傑對《聯合早報》這樣說。新加坡尤索夫伊薩東南亞研究院資深研究員梅農直言,中國是“製造業巨人”,不會輕易被遏制或取代。

“下一個中國,還是中國。”在2023外灘大會上,麥肯錫中國區主席、全球資深董事合夥人倪以理通過列舉數據,來說明全球沒有任何市場能夠替代中國市場。他表示,如果未來10年中國的GDP年均增速僅爲2%,那10年間中國增長的GDP仍相當於多出了一個印度的GDP;如果中國未來10年的年均GDP增速爲5%,則其10年間的GDP增長量相當於印度、日本、印尼三國之和。

錢峯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中國發展成爲全球製造業第一大國和全球第二經濟體,並非一蹴而就。這一成就不僅得益於中國製度的優勢,還依賴於龐大的工程師和技術人才隊伍,以及改革開放多年來不斷提升的科技研發能力。最重要的是,億萬中國勞動者的辛勤努力是這一切成就的基礎。政客和媒體的炒作再多,也不能違背經濟規律。中國產業正在升級,一些低端或勞動密集型產業隨着全球分工向其他國家轉移,這是客觀趨勢,但這並不能削弱中國作爲全球最大製造業國家的地位。

2024年,中國國民經濟運行穩中有進,向好因素累積增多。國家統計局發佈數據顯示,前三季度中國GDP爲949746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同比增長4.8%。世界銀行日前發佈的報告,對中國經濟2024年和2025年增長預期進行上調,認爲中國經濟正維持強勁增長勢頭,而宏觀政策發力將進一步提振經濟。與此同時,中國依舊是外商投資的首選目的地之一。商務部日前發佈的數據顯示,2024年1至11月,全國新設立外商投資企業52379家,同比增長8.9%;德國、新加坡、瑞士實際對華投資分別增長10.9%、4.8%、4%。 

不管是印度,還是越南,都與中國保持着密切的經濟往來,經濟互補性高,加大合作將有益於彼此經濟發展。中國商務部網站信息顯示,2023年,中印貿易額超過1362億美元,中國穩居印度最大貿易伙伴的地位。越南是中國在東盟第一大貿易伙伴、第一大出口市場和第二大進口來源國。越南媒體援引該國海關總署發佈的數據稱,2024年前8個月,越中雙邊貿易額達1307.8億美元。中國是2024年前8個月與越南雙邊貿易額突破1000億美元的第一個市場。越南與中國平均每月進出口額達約160億美元,預計今年中越的商品進出口額有望突破2000億美元大關。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