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時報報道 記者 劉明】“現在,越來越多的韓國老年人開始學習中文。”韓國中文教育研究會會長、韓國孔子學院聯席會會長、延世大學研究生院院長金鉉哲近日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專訪時說,“在65歲退休後,很多時間富餘、金錢充裕且身體健康的韓國人開始嘗試享受生活的多種方式,其中一項就是學習外語。在掌握一門語言之後就可以去其他國家看看,而中國食物和文化尤其受韓國老年人歡迎,加上兩國的近鄰關係,‘中文熱’正在韓國老年人中流行。”
韓國行政安全部12月24日發佈的一組數據顯示,韓國65歲以上老年人口占總人口比率超過20%,這意味着韓國進入“超老齡社會”。金鉉哲說:“韓中兩國以前同屬農業社會,韓國也用農曆、使用筷子。而且韓文的漢字和發音與中文差不多,所以韓國人,尤其是老年人,學習中文是比較容易的。我曾經向某位大學出版社社長提出建議,以後應該專門爲韓國老年人編寫中文教材。”針對韓國老年人的中文教育推動兩國旅遊行業的發展,市場潛力巨大。
中韓兩國悠久的歷史文化羈絆,使得中文早已成爲連接兩國政治貿易文化等領域的紐帶。中文進入韓國的時間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世紀左右,金鉉哲稱:“那時韓國人開始學習漢語、蒙古語等。到了近現代,中文教育主要在韓國高校得到普及,很多學校開設了中文系,同時初高中也有設置中文課程。不過在小學教育階段主要是根據學生本人的意願決定是否上中文課。”
被問及當初爲何選擇學習中文時,1963年出生的金鉉哲陷入對童年的回憶,笑着道:“我小時候很喜歡寫漢字書法,我家周圍生活着很多華僑,開了很多中國餐廳。我天天喫炸醬麪和中國菜,也很喜歡看《三國演義》這類中國小說。在成長的過程中,我瞭解了很多中國文化歷史,韓中兩國的民俗文化差不多,飲食習慣也有相近之處,因此我在1982年上大學時毅然選擇學習中文,儘管當時我身邊的一些人並不看好。”
金鉉哲微微一頓,接着說:“因爲大家都沒想到後來韓國與中國建交,事實證明我的選擇是正確的。”據他介紹,20世紀80年代,在韓國學中文的人不多。直到韓中1992年建交以後,各大高校的中文系陸續開設,韓中之間的貿易文化往來也日益頻繁。目前,韓國總人口約5122萬,“中文熱”巔峯時期每年大概有150萬人學習中文。現在,應該有50萬人左右學習中文,有1萬多名老師教授中文。
然而,金鉉哲坦言韓國中文教育正面臨困境,“在當下複雜的國際關係背景下,瞭解中國歷史和中國人的韓國人不算多,儘管韓國可以說是全世界人口最大的中文教育市場之一,但韓國普遍是小班授課,一個班只招收不到10個學生,這增大了對教師的需求量,也導致教師質量參差不齊。我們談中文教育,講究‘三好’——教材好,教學方法、設備好以及老師好。在韓國,現在前兩者都能達到標準,但教師問題依然存在。所以我們一直在研究,怎麼培養好的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