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美冶煉業擴張遇阻:電力成本高企,科技巨頭“搶電”添亂

【環球網財經綜合報道】歐美冶煉企業正深陷擴張困境,居高不下的電力成本,加上與科技巨頭對電力資源的激烈爭奪,成爲行業前行的“絆腳石”。

近年來,美歐雖大力投資金屬冶煉、加工和開採項目,但企業高管稱,仍需更多支持才能盈利。在美國,硅谷科技公司爲建設人工智能數據中心,不惜高價搶購電力合同,推高電價。鋁業巨頭挪威海德魯首席財務官表示,電力成本佔鋁冶煉成本約三分之一,科技巨頭出價遠超傳統鋁業等冶煉行業。

數據顯示,冶煉廠長期合同電價約每兆瓦時40美元,而科技公司電力協議價格常達每兆瓦時100美元甚至更高。諮詢公司伍德麥肯茲預計美國電價將持續上漲,市場研究機構CRU也認爲數據中心激增將加劇輸電能力爭奪,進一步推高電價。目前美國電價雖低於歐洲,但去年平均電價幾乎是加拿大兩倍,也高於挪威。

鋅鉛冶煉公司Nyrstar首席執行官稱,許多西方冶煉廠僅能勉強維持運營,新建冶煉廠需政府資助。Nyrstar計劃擴建美國工廠,但若無政府支持項目難盈利,其在澳大利亞的鉛冶煉廠就處於虧損狀態。

當下,美國政府正與相關企業就新建鋁冶煉廠激勵措施談判,阿聯酋環球鋁業公司表示,項目前提是獲得有競爭力的長期電力供應及政府財政支持。歐美冶煉業未來走向,值得持續關注。(陳十一)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