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網財經綜合報道】隨着存款利率持續走低,國有大行一年期定存利率跌破1%,保險產品憑藉保本及確定性收益優勢,成爲消費者鎖定長期收益的核心選擇。2025年前4月,保險業人身險原保費收入達2.1萬億元,同比增長1.8%,增速較一季度0.24%顯著回升;其中,4月單月人身險公司原保費規模達2879億元,同比激增11.6%,創年內新高,市場呈現企穩回暖態勢。
業內專家分析,4月人身險保費增速反彈主要受外部利率環境與險企主動調整雙重推動。一方面,低利率環境下,保險產品“保障+投資收益共享”特性吸引力凸顯,尤其契合消費者對長期穩定回報的需求;另一方面,4月分紅險、年金險等儲蓄型產品集中上市,疊加“報行合一”政策推動銀保渠道資源向期繳、中長期產品傾斜,進一步激發市場需求。民生證券研報指出,儘管年初因基數較高及險企切換產品導致保費承壓,但伴隨市場利率下行,保險產品需求有望持續復甦。
近期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下調,國有大行、股份制銀行集體調降存款利率,保險產品預定利率與市場利率掛鉤機制下,或面臨下調壓力。數據顯示,一季度普通型人身險預定利率研究值已降至2.13%,較前值下調0.21個百分點。若二季度研究值仍低於2.25%,普通型人身險預定利率最高值將被迫下調,傳統固定收益類壽險產品競爭力或被削弱。
業內人士指出,人身險市場正從“規模擴張”向“價值增長”轉型,低利率環境既是挑戰也是機遇。險企需在產品創新與風險管控間尋求平衡,例如通過強化保障屬性、優化分紅機制等方式提升產品競爭力,同時加強資產負債匹配管理以應對利率波動風險。未來,行業能否抓住低利率窗口期挖掘市場潛力,將成爲決定保費增長可持續性的關鍵。(陳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