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算力到場景 山高控股跑通“算力+數據+場景”生態閉環

【環球網財經綜合報道】人工智能正加速重構生產力結構,成爲推動經濟社會轉型的核心動力。近期,杭州、海南等地密集出臺政策,加快“智算飛地”、“AI+消費”、“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等場景佈局,釋放出強化算力基礎、推進AI落地的強烈信號。

面對這一產業窗口期,作爲耐心資本代表的山高控股(00412.HK)依託“新能源+新基建”雙主線,圍繞“AI算力+數據資產+場景應用”的數字經濟邏輯,系統推進電算科技佈局,搶佔新質生產力的產業高地。

政策與市場共振 智算基礎設施建設持續升溫

2025年4月以來,全國各地陸續發佈圍繞AI與算力發展的產業政策,形成從供給側能力提升到需求側場景引導的系統化推動。

其中,杭州市提出在“東數西算”樞紐節點前瞻佈局“智算飛地”;海南省則在第五屆中國國際消費品博覽會上首設高科技消費展區,並於次日出臺意見稿,提出打造“人工智能+”場景體系,推進製造業數字化轉型和算力平臺集成落地。

業內人士預計,中國人工智能產業在未來10年將呈現出顯著的增長趨勢,並在全球市場中佔據重要地位。有機構預測,到2028年推理算力規模將首次超過訓練算力,成爲AI運行的關鍵資源。同期,中國智算市場規模將增長2.5倍,年均增速近40%。

資本市場與產業同步加碼。運營商、電力公司及科技巨頭相繼宣佈重量級投資計劃,重點投向推理算力、綠色供能和算網一體化。產業正從“能建”走向“能用”,從資源堆疊走向結構協同。

作爲山東高速旗下新興產業控股平臺,山高控股早在幾年前便提前佈局,以“電力+算力”耦合爲支點,全面切入智能基礎設施核心體系建設,圍繞新質生產力發展的底盤,打造數字經濟生態圈。

押注算電科技 山高控股瞄準萬億賽道空間

近年來,山高控股持續深化電算科技賽道佈局,爲數字經濟的發展提供綠色、高效的算力支撐,與國家戰略及行業趨勢形成了精準共振。

在供給側廣積糧,山高控股通過控股山高新能源,解決新能源供給難題。2024年,山高新能源全年累計獲取新能源指標超4GW,不僅覆蓋集中式和分佈式風電,還深入推進“源網荷儲一體化”模式建設。

在與內蒙古烏蘭察布市政府簽署的戰略協議中,山高控股協同打造的項目已進入實質性落地階段,配套新能源批覆完成,數據中心建設與客戶簽約同步推進,形成了“就近發電—就地消納”的運行機制,爲高強度算力需求提供了低碳穩定的能源保障。

在應用端高築牆,山高控股通過戰略入股世紀互聯將其納入生態體系,以算力構建發展護城河。深度參與其從傳統IDC服務商向AI算力運營商的業務重塑,通過派駐高管、參與重大決策、提供產業資源賦能等,協同推動世紀互聯重點項目的結構調整與市場拓展。

隨着AI與行業應用加速融合,山高控股所聚焦的算力基礎設施與綠色能源支撐體系正處於高速成長通道。據賽迪顧問預測,2025年到2035年,中國人工智能產業規模預計將從3985億元增長至17295億元,複合年增長率爲15.6%。

從更高層面看,山高控股正逐步形成AI時代新質生產力的基礎樣本:以低碳能源支撐智能應用,以智算中心夯實產業底座,協同體系有望向更多樞紐區域複製,服務國家算力戰略佈局。

從底層基礎到產業生態 山高控股打造“AI+”生態協同新路徑

作爲國內算力產業的深度參與者和AI國資新勢力,2025年,山高控股圍繞“AI算力+數據資產+場景應用”的整體邏輯,加速推進電算科技生態的系統化建設。

在算力基礎之上,山高控股推進智算資源的產品化、平臺化建設,提升底層AI服務的可擴展性與複用性;另一方面,依託控股企業的數據處理能力和行業落地經驗,逐步爲下游產業智能化應用積累支撐條件。

更爲關鍵的是,圍繞下游產業場景的延展需求,山高控股正探索多方協同機制,推動算力資源與地方產業數字化升級的有效對接。

業內人士表示,各地加速出臺人工智能產業建設文件,依託地方政策環境,山高控股有望在算力資源、基礎設施與應用場景之間建立更緊密的協同關係,助力釋放區域產業智能化轉型潛力。

當前,“大模型+行業”的融合已成爲AI落地的重要趨勢,而其能否規模化運行,取決於算力和數據基礎是否穩定可控。山高控股以“電算一體化”切入,在橫向上打通能源、算力、數據、應用的全鏈條協同,在縱向上建立覆蓋投資、運營、服務的產業控制力,成爲少數具備系統性生態構建能力的產業控股平臺。(一言)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