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網財經綜合報道】公募基金一季報披露完畢,展現出強勁韌性。一季度,主動權益類基金合計盈利1246.71億元,爲近五年同期最優,較去年同期大幅增長。截至一季度末,主動權益類基金規模達3.47萬億元,較2024年末增長約615億元。
從持倉來看,有色金屬板塊獲基金增配超16億股,專業人士強調其在關稅政策和風險擾動下的配置價值。基金一季度還重倉多隻大消費股,顯示出對消費板塊的偏好。港股市場在消費紅利釋放和科技產業升級驅動下迎來結構性行情,公募基金積極增配港股,重倉方向聚焦科技互聯網、智能汽車和新消費等領域。
ETF市場方面,中央匯金公司表示堅定看好中國資本市場發展前景,已增持並將繼續增持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ETF),一季度明顯增持了華泰柏瑞滬深300ETF、易方達滬深300ETF等多隻ETF,增持份額合計約11.4億份。
多種類型基金規模較去年末溫和增長。截至4月22日,公募基金資產淨值達31.86萬億元,較一季度末增長1.02%。公募基金數量達12648只,創歷史新高。股票型、QDII、REITs基金資產淨值增長明顯,而貨幣市場型基金和債券型基金資產淨值有所下降。
公募基金持倉9個行業市值均超千億元,電子行業持倉市值居首,食品飲料、電力設備和醫藥生物行業緊隨其後。與2024年四季報相比,13個行業公募基金持倉市值上漲,汽車和有色金屬行業增量居前。
展望未來,多位基金經理表示,中國經濟展現出強大韌性,權益類資產吸引力或將抬升,對A股市場有信心。(陳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