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網財經綜合報道】4月21日消息,中泰證券最新研報認爲,稀土價格處於週期底部位置,進口礦納入管控,供給格局進一步集中,價格中樞有望上移,25年人形機器人開始進入量產階段,若按照遠期1億臺人形機器人銷量,遠期空間約20萬-40萬噸,相當於再造一個稀土永磁市場,板塊中長期趨勢明確。
中信建投研報認爲,供給端,預計2025年美國稀土精礦對中國出口停滯,東南亞稀土供給存在收緊可能,國內加強稀土生產、出口雙重管制,需求端人形機器人需求放量元年。稀土攻守兼備,建議持續關注。
國泰海通證券研報也指出,需求端,國內“兩新”政策預期仍持續發酵,而稀土磁材作爲人形機器人核心原材料之一,需求預期有望繼續提振。該研報認爲供需兩端強催化共振,稀土磁材板塊反轉有望加速。
華西證券研報分析稱,中國限制出口後,海外市場將面臨中重稀土短缺,預計短期內海外稀土價格將顯著上漲。類似此前中國對鍺、銦等小金屬的出口管制,海內外價差可能進一步擴大,推動國內中重稀土價格中樞上行。(聞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