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銀行可轉債融資進度緩慢,對個貸不良信息披露諱莫如深?

【環球網財經綜合報道】近日,長沙銀行(601577.SH)發佈了《關於訴訟事項的進展公告》,披露針對金額高達14億元借款本金及利息3.77億元,對深濤生活服務(廣東)有限公司及恆大智能汽車提起訴訟。在此之前,長沙銀行已對上述貸款計提了相應減值準備,不會對本行利潤產生重大不利影響。

儘管長沙銀行不良率控制是較好的,但背後同樣存在隱憂。早在2019年5月,監管部門發佈的《商業銀行金融資產風險分類暫行辦法(徵求意見稿)》,提出將商業銀行風險分類對象由貸款擴展至承擔信用風險的全部金融資產,同時還明確,逾期90天以上的債權,即使抵押擔保充足,也應歸爲不良。

根據長沙銀行發佈的2024年半年報數據,截至當期末逾期90天以上貸款餘額爲57.88億元,而不良貸款餘額爲61.8億元,逾期90天以上貸款與不良貸款比例爲93.67%,這一比例在2023年末則爲83.51%。這也就意味着長沙銀行在2024年上半年調整了不良貸款對逾期90天以上貸款的覆蓋度。

而在此前發佈的2024半年報中,長沙銀行明確提出“報告期內,本行持續推進零售發展轉型”。但根據公開信息披露,2024年上半年末長沙銀行個人貸款餘額爲1882.67億元,相比2023年末的1,847.72億元小幅增加,但增幅顯著低於對公業務,因此個人貸款佔比從2023年末的37.83%下降到35.28%。而且從長週期來看,從2021年到2024上半年末,長沙銀行個人貸款佔比分別爲41.08%、40.38%、37.83%和35.28%,呈現穩步下降趨勢。

與此同時,2025年3月初,長沙銀行發佈《投資者關係活動記錄表》,其中針對零售業務提到:我行將通過全產品、全流程的精細化管理,加強產品准入、風險監測、風險預警,構建科學高效的零售風險管理體系,嚴控零售不良新增。而從數據披露情況來看,長沙銀行並未公開個人貸款不良貸款餘額及不良率等數據。

值得關注的是,長銀五八消費金融公司是長沙銀行的控股公司,2024年上半年,長銀五八實現營業收入13.55億元、同比下降11.2%,淨利潤1.50億元、大幅下降65%;同期,長銀五八的不良貸款生成率從之前的2%增長到2.7%。今年初,長銀五八消費金宣佈,已完成2024年第1期個人不良貸款項目的批量轉讓,據此前掛牌信息顯示,這一項目涉及的未償本息總金額約5.26億元,而其起拍折扣價僅2400萬元,低至原始金額的0.46折。

另據公開信息,2024年8月份,長銀五八公示了委外催收機構名單,長銀五八委外催收機構全部是律師事務所,合作了22家律師事務所,並表示公司已與上述機構簽訂相關法律文件,要求機構對用戶的信息採取保護措施,監督第三方合規使用用戶的信息,努力爲用戶提供更加優質的服務。但與此相對應的是,黑貓投訴平臺上,有關“長沙銀行”的投訴量已達1320條,其中多條涉及“暴力催收”的關鍵詞。

此外,3月19日,長沙銀行發佈了《關於變更向不特定對象發行可轉換公司債券項目保薦代表人的公告》,披露中信證券作爲長沙銀行向不特定對象發行可轉換公司債券項目的保薦機構,出具專項說明變更了項目保薦代表人。公開資料顯示,長沙銀行最早於2022年就發佈了《公開發行A股可轉換公司債券預案》,但截至目前仍未能實施,至於公司通過發行可轉債募集資金用於補充資本的計劃遇阻的原因,長沙銀行並未接受記者採訪。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