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行業務成“香餑餑”:上市銀行私行客戶數、資管規模雙雙攀升

【環球網財經綜合報道】高淨值客戶作爲零售金融業務核心客羣,一直是商業銀行爭奪焦點。截至4月7日,A股23家上市銀行披露2024年年報,主要商業銀行私人銀行業務“賬本”浮出水面。

儘管商業銀行零售金融業務承壓,但上市大中型銀行私行業務整體表現亮眼,座次排位趨於穩定。14家銀行去年私行客戶數均實現較高增速,5家銀行私行客戶數超10萬戶,7傢俬行資管規模超1萬億元,9家資管規模增速超10%。

從披露數據看,國有大行在私行業務中穩居第一梯隊。無論私行客戶數還是資產管理餘額,工商銀行、農業銀行、建設銀行、中國銀行均名列前茅。截至2024年末,工商銀行私行客戶數28.9萬戶,較上年末增9.9%;農業銀行私行客戶數25.6萬戶,較上年末增加2.4萬戶;建設銀行、中國銀行私行客戶數分別爲23.15萬戶、19.89萬戶。

全國性股份制銀行中,招商銀行私行客戶數保持領先,截至2024年末達16.91萬戶,較上年末增長13.61%;平安銀行、中信銀行私行客戶數分別較上年末增長7.3%、13.77%,至9.68萬戶、8.41萬戶;興業銀行、光大銀行、民生銀行私行客戶數增長也較爲強勁。

私行資管規模是衡量私行業務實力的重要指標。14家公佈私行數據的上市大中型銀行中,12家披露了私行資管規模數據,均較2023年末實現增長,9家增速超10%。截至去年底,私行資管規模“萬億元俱樂部”成員有7家,分別爲工商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建設銀行、平安銀行、交通銀行、中信銀行。其中,農業銀行、中國銀行私行資管規模站上3萬億元,成爲“3萬億元陣容”新晉成員,且去年增速領先,分別較2023年末增長17%、16.73%。

私人銀行業務作爲零售金融業務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諸多商業銀行零售轉型的重要抓手。在當前商業銀行淨息差收窄、零售業務增長承壓的背景下,私人銀行業務顯示出相當韌性。業內人士認爲,銀行傳統零售業務增長乏力時,私人銀行業務憑藉高淨值客戶資產規模的穩定性和高附加值,成爲商業銀行穩定中短期業績、長期優化客戶結構的重要引擎。

當前,商業銀行正從深化客戶分層服務策略、提供差異化產品及服務組合、打造多元化非金融權益等方面持續構築私行服務體系。爲延伸私行服務“觸角”,去年多家銀行持續完善私行中心佈局。如農業銀行建成150家總行級私行中心、300餘家分行級私行中心和800餘家支行級財富管理中心;郵儲銀行創新搭建簡版私行模式,建設超10傢俬人銀行中心;中信銀行私行中心佈局逐步完善,截至2024年末,已批建私人銀行中心99家。(陳十一)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