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網財經綜合報道】當地時間週一,美國國債市場遭遇劇烈拋售,10年期美國國債收益率一度大幅飆升19個基點至4.18%,創下自2022年9月以來的最大單日漲幅。同時,30年期美債收益率上漲21個基點,爲2020年3月以來最大單日波動。
值得注意的是,10年期債券收益率出現這種規模的波動在歷史上僅發生過三次。前兩次分別是2008年1月23日以及2016年11月9日。
收益率的上升意味着債券價格的下跌,而美國國債作爲超低風險資產,通常在市場動盪期間表現穩定。然而,此次美國29萬億美元國債市場的下跌,卻反映了對沖基金正在削減槓桿,以及投資者紛紛湧向現金以避開市場的波動。
據報道,利用美國國債與相關期貨合約之間微小价差的對沖基金(即進行“基差交易”的基金)正在大規模平倉。這些基金是固定收益市場的大玩家,它們減少風險頭寸的行爲引發了美國國債的拋售浪潮。TD Securities的Gennadiy Goldberg將這一走勢描述爲“一切、無處不在、同時發生”的交易,並指出對沖基金正試圖去槓桿,市場出現了“賣掉一切”的交易。
一位對沖基金經理直言不諱地將收益率波動歸因於基差交易,並指出更廣泛的對沖基金拋售規模正在“摧毀”美國國債、高等級企業債券和抵押貸款支持證券的流動性。
Columbia Threadneedle的高級利率分析師Ed Al-Hussainy表示,投資者正在轉向現金和類現金資產,以應對這種市場波動。他解釋稱,收益率走高的最簡單解釋是投資者賣出他們能賣的東西,然後蟄伏。由於現在賣出股票將鎖定損失,因此最容易獲取現金的方法是出售美國國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