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網財經綜合報道】隨着2024年年報披露,公募基金市場的最新動態顯示,機構投資者對股票型基金的投資力度顯著增強,推動市場規模再創新高。
天相投顧數據顯示,2024年年底,機構投資者持有的全部公募基金份額增加了3.5萬億份,其中股票型基金的持有比例超過了40%,較2022年年底增加了近12個百分點。這表明,儘管市場波動,機構資金對股票型基金的淨流入並未減緩,反而呈現出加速態勢。
具體來看,國內股票型基金規模從2022年年底的1.88萬億份增長至2024年年底的3.03萬億份,增幅高達61%。機構投資者成爲加倉主力,其持有股票型基金的份額在兩年間增長了126%,而個人投資者的增幅則爲33.33%。機構投資者對股票型基金的持有佔比也由2022年年底的30.07%提升至2024年年底的42.03%。
ETF產品因其費率低廉、交易便捷和透明度高等優點,吸引了衆多機構投資者的關注。2024年,多隻ETF產品獲得了機構資金的淨申購,其中18只股票型ETF產品的份額獲得了超百億份的淨申購,機構資金佔比幾乎在80%以上。華泰柏瑞滬深300ETF、易方達滬深300ETF等產品的機構投資者持有比例逐年提升,顯示出機構資金對ETF的偏好。
除了國家隊如中央匯金及其資管外,券商、銀行、保險、社保、私募、外資等機構也在加大ETF的配置力度。一些外資機構對ETF的偏愛尤爲明顯,如巴克萊銀行大幅增持了多隻港股主題ETF,併成爲其主要持有人。
與此同時,機構投資者對主動權益型基金的熱情有所降溫。2024年,有40只主動權益型基金遭到了機構投資者的淨贖回,超過10億份。這反映出機構投資者對主動權益基金的依賴程度有所下降,轉而更加青睞業績穩定、回撤控制較好的基金。
股票型基金規模的快速增長和機構投資者的積極佈局,顯示出市場對於這一投資品種的信心。ETF市場的日益成熟,被動投資正成爲機構資金配置的主流趨勢。(文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