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網財經綜合報道】2024年,券商分倉佣金收入遭遇大幅“縮水”。數據顯示,2024年券商分倉佣金收入爲106.52億元,較2023年的164.66億元下降了35%,與2021年巔峯時期的220億元相比,下降幅度超過50%。
排名方面,中信證券以7.3億元的分倉佣金收入蟬聯榜首,但較上年同期降幅達33%。廣發證券仍位居第二,實現基金分倉佣金6.33億元,同比下降23.09%。長江證券緊隨其後,實現分倉佣金5.62億元,同比下降28.92%,排名較上一年上升1名。中信建投證券則跌出前三,名次下滑1名至第四。頭部券商中,華泰證券、國泰君安、招商證券分別位列第六至八名。
從分倉佣金同比變化來看,多數頭部券商分倉佣金同比跌幅超過20%。其中,五礦證券分倉佣金較上一年同期大幅下滑91.86%,排名也下跌17名至第八十四位。世紀證券、誠通證券等分倉佣金跌幅也超過80%。萬和證券、渤海證券、國元證券、申港證券等券商佣金收入同比下滑逾70%。德邦證券、川財證券、光大證券、華金證券等券商佣金收入較上年同期減少超50%。
市場人士認爲,佣金費率大幅下滑是導致券商分倉佣金普遍“縮水”的直接原因。2024年,基金平均分倉佣金費率降至“萬5.19”,而2023年的平均分倉佣金費率爲“萬7.37”。2024年7月1日,《公開募集證券投資基金證券交易費用管理規定》正式生效實施,進一步壓低了公募交易佣金率標準。
在行業整體分倉佣金收入下滑的情況下,部分中小券商卻實現大幅增長。華源證券2024年的基金分倉佣金收入同比增長1519.88%,排在增幅排名第一。麥高證券位列第二,同比增幅超過600%。國融證券、高華證券同比增速也均超100%。
此外,剛剛完成合並的國聯民生證券在2024年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績單”。合併後的國聯民生證券基金分倉佣金收入達4.6億元,排名躍升至第五位,市佔率達到4.22%。中郵證券、華福證券、華鑫證券、國海證券、中航證券等中小券商排名進步明顯,且分倉佣金收入均超過2000萬元。
有分析師表示,這些中小券商在差異化、特色化經營思路下,將研究所作爲重要發力點,通過拓展社保、理財子、私募等客戶,不斷提升佣金分倉市佔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