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網財經綜合報道】日本央行近日公佈的季度“短觀”調查顯示,大型製造業企業信心指數自2024年12月以來首次出現下滑,從14點降至12點。該指數通過計算對經濟樂觀企業比例與悲觀企業比例的差值衡量市場信心。
美國市場對亞洲汽車製造商的“不可替代性”正面臨關稅衝擊。研究機構Frost & Sullivan全球移動出行負責人Vivek Vaidya表示,日韓車企將首當其衝。“美國是日本汽車製造商的關鍵市場,但關稅政策可能大幅削弱其競爭力。”
日本海關數據顯示,汽車是日對美最大出口商品,2024年佔比達28.3%。豐田、日產等主要車企雖在美國設有生產設施,但產能不足以抵消關稅衝擊。AutoForecast Solutions CEO Joe McCabe警告稱,將供應鏈轉移至美國需數十億美元投資,且“短期內難以實現”。
資產管理公司Comgest的投資經理Richard Kaye認爲:“即使豐田、日產等企業在美國擴產,也無法完全擺脫對墨西哥或加拿大供應鏈的依賴。關稅將導致終端售價上漲,企業將面臨‘自擔成本’或‘轉嫁消費者’的艱難抉擇。”
日本經濟還面臨多重挑戰:原材料成本上升、海外需求放緩,疊加日元貶值或將進一步推高進口成本。
儘管製造業承壓,非製造業企業信心指數從33點升至35點,得益於旅遊業復甦等積極因素。(陳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