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網財經綜合報道】3月31日,財政部網站發佈消息,按照黨中央和國務院的決策部署,2025年財政部將發行首批特別國債5000億元,用於支持中國銀行、中國建設銀行、交通銀行、中國郵政儲蓄銀行補充核心一級資本。此次資本補充工作將遵循市場化、法治化原則穩妥推進。
專家表示,此次財政部通過特別國債注資國有大型商業銀行,是國家基於戰略考量的主動佈局,體現了前瞻性的治理思維。當前國有大行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明顯高於監管底線,經營穩健。面對經濟轉型期信貸擴張需求與TLAC監管要求趨嚴的雙重壓力,本次注資實爲“未雨綢繆”的主動作爲。
國有大型商業銀行作爲服務實體經濟的主力軍和維護金融穩定的壓艙石,其資本狀況一直備受關注。截至2024年末,我國六家國有大行資本指標均處於“健康區間”,建設銀行、工商銀行、中國銀行、農業銀行、交通銀行、郵儲銀行的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均有所上升,且均高於監管要求。
3月30日,中國銀行、建設銀行、郵儲銀行、交通銀行集體發佈了向特定對象發行A股股票預案的公告。根據公告,這些銀行將向財政部等特定對象進行定增,募集資金總額將用於補充核心一級資本。其中,中國銀行、建設銀行擬向財政部定增,交通銀行擬向財政部、中國菸草總公司及其全資子公司中國雙維投資有限公司定增,郵儲銀行則擬向財政部、中國移動通信集團有限公司、中國船舶集團有限公司進行定增。
專家認爲,此次“一行一策”的差異化注資方案,既遵循了市場化定價機制,又嚴格履行了上市公司決策程序,彰顯了法治化運作原則。資本補充將直接增強銀行服務實體經濟的潛能,若按照8倍乘數效應進行計算,5000億元注資約可撬動4萬億元信貸增量,有助於加大服務實體經濟的力度。
此外,專家還表示,注資完成後,國有大型商業銀行的核心一級資本將得到充實,資本充足率提升,能夠直接增強其信貸投放能力。財政部注資後,銀行將獲得更多的資金用於信貸投放,加大對基建、高技術製造業、綠色金融、科技創新、普惠小微等重點領域的支持力度,助力穩增長政策的落地,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值得一提的是,特別國債注資還傳遞出政府對銀行業的信心,可以提升市場對國有大行的估值預期,維護金融市場的穩定運行。財政部也表示,通過發行特別國債支持相關國有大型商業銀行補充核心一級資本,有利於進一步鞏固提升銀行的穩健經營能力,促進銀行高質量發展,爲投資者創造更大價值和帶來長期穩定的回報。
明明還指出,特別國債的發行與貨幣政策也將形成協同效應。今年中央財政擴張力度明顯,預計央行將通過MLF超額續作、加大逆回購投放、必要時啓動降準等方式對沖流動性壓力,構建“財政發力+貨幣護航”的政策組合,實現金融支持實體經濟的良性循環。(陳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