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網財經綜合報道】3月28日,蘇州華之傑電訊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之傑”)主板IPO成功過會,公司主要爲鋰電電動工具、消費電子領域提供電源管理和動力驅動方面的系統解決方案,產品涵蓋智能開關、智能控制器、無刷電機、精密結構件等。
此次衝刺A股已是華之傑第二次嘗試。早在2020年9月,華之傑便申報科創板,並於2021年7月成功“過會”,同年12月“提交註冊”。但就在距離成功上市一步之遙時,華之傑於2022年決定“終止註冊”,原因是“科創屬性未獲監管層認可” 。2023年3月,華之傑更換保薦券商後向上交所主板提交了IPO申請。
華之傑業績的真實性和信披的可靠性遭受質疑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多處“數據打架”。招股書顯示,2023年和2024年,華之傑智能開關、無刷電機的總銷售額分別爲5.38億元和7.35億元,但同期前五大客戶對這兩類產品的採購額卻高達5.69億元和7.92億元,顯著超過公司總銷量。至於銷售額與客戶採購額“倒掛”的原因是什麼?本網記者發函求證,但公司未予回應。
數據異常的還有華之傑產品產量與工時。招股書顯示,2022年上半年華之傑智能控制器產量491.53萬件,實際工時36.7萬小時;下半年產量降至452.64萬件,實際工時卻升至48.1萬小時。
此外,華之傑子公司華捷電子的註冊地址(張家港市新涇西路3號)與外協供應商張家港市楊舍鎮塘市南莊電子廠在2017年9月至2020年3月期間完全一致。南莊電子廠2017年9月成立,成立次年即成爲華之傑第一大外協供應商,2024年交易額389.6萬元,但該廠員工僅3人,產能與交易規模嚴重不匹配。
同時,華之傑原董事親屬肖三寶控制的峯之達與華之傑業務往來頻繁,該公司主要供應線束材料。但公開信息,峯之達通信地址與華捷電子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