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機器人企業急了? 集體上書要求推出“國家戰略”以保競爭力

【環球網財經綜合報道】據美聯社3月26日報道,包括特斯拉、波士頓動力和敏捷機器人在內的多家美國機器人公司代表於當天訪問國會山,向美國議員呼籲推出一項發展機器人的“國家戰略”。這些公司警告稱,如果沒有美國政府的支持,美國機器人產業可能會落後於中國等競爭對手。

美國先進自動化協會在一份聲明中表示,建立機器人國家戰略將有助於美國機器人企業擴大生產規模,並推動機器人成爲人工智能(AI)技術的“現實應用”。該組織指出,中國等國家已經制定了類似的方針,並強調“如果沒有這樣的領導,美國不僅會輸掉機器人競賽,還會輸掉AI競賽。”

爲了促進機器人技術的發展,該組織建議美國政府提供稅收優惠政策,併爲機器人領域的學術研究和商業創新提供聯邦資金。此外,鑑於機器人領域的技術日益複雜,全球競爭也極爲激烈,該組織認爲美國有必要成立一個新的“聯邦機器人辦公室”,以協調和指導相關政策的實施。

得克薩斯州初創機器人公司Apptronik的聯合創始人傑夫·卡德納斯在與美國議員會面後表示,美國曾在工業機器人領域擁有領先優勢,但隨後將這一優勢拱手讓給了日本和歐洲。他提到,美國通用汽車公司於1961年在一家裝配廠部署了第一臺工業機器人,然而此後美國並未能持續保持這一領域的領先地位。

卡德納斯進一步指出,下一場“機器人競賽”將由人工智能支持,並認爲美國在此領域具有優勢。他表示:“我認爲美國有很大的獲勝機會,我們正在構建一些高水平的機器人。但如果我們要繼續建設並保持領先地位,我們需要一個國家戰略。”

特斯拉作爲美國汽車製造商的代表,也在積極研發“擎天柱”人形機器人。特斯拉首席執行官馬斯克希望將這種型號的機器人送上火星。該公司的經理喬納森·陳表示,製造能力是競爭的關鍵。他提出:“你開發了機器人,但問題是誰來擴大生產?”這凸顯了政府在支持機器人產業擴大生產規模方面的重要作用。

根據總部位於德國的國際機器人聯合會的數據,中國是全球最大的工業機器人市場,2023年約有180萬臺機器人在工廠及其他工業環境中運行。該機構的數據還顯示,儘管日本和歐洲機器人制造商依然主導着全球工業機器人市場,但中國製造商正迅速崛起,在國內市場的份額已增長到大約一半。這一趨勢進一步加劇了美國機器人公司對於失去競爭優勢的擔憂,也凸顯了推出機器人國家戰略的緊迫性。(陳十一)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