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網財經綜合報道】本週,中國市場成爲全球金融界的焦點,先後有4家一線外資投行發表觀點,一致看好中國市場的未來前景。摩根士丹利、摩根大通相繼上調了對2025年MSCI中國指數的目標點位預測,而高盛和瑞銀則表示,國際投資者對中國股市的關注度與情緒顯著上升,普遍認同中國經濟正處於復甦態勢。
3月25日,摩根士丹利中國首席股票策略師王瀅及其團隊發表最新研究報告,上調了中國主要股指的目標點位。其中,恆生指數、恆生國企指數、MSCI中國指數和滬深300指數2025年底的目標點位分別被上調至25800點、9500點、83點和4220點。摩根士丹利認爲,隨着盈利預期的改善和估值修復,中國市場有望實現進一步上漲。這一上調主要基於2024年四季度財報超預期、盈利預測上修以及估值可能進一步接近新興市場整體水平等三大理由。值得注意的是,這是摩根士丹利一個多月以來第二次上調對中國市場主要指數的預測。
緊隨其後,3月26日,摩根大通也發佈了看好中國市場的報告。摩根大通首席亞洲及中國股票策略師劉鳴鏑及其團隊將MSCI中國指數的看跌/基準/看漲情境目標點位分別上調至70/80/89點。同時,在行業配置方面,摩根大通將可選消費、醫療保健行業的評級從“中性”上調至“超配”。
同樣在3月26日,高盛研究部首席中國股票策略分析師劉勁津也發表了樂觀觀點。他認爲,在中國股票今年已經上漲約20%的基礎上,預計還將有更多由基本面驅動的上漲。不過,他也提醒投資者,行情節奏可能因外部風險因素擾動和獲利回吐壓力而有所放緩。此前,高盛已經將MSCI中國指數的12個月目標點位上調至85點,以納入人工智能帶來的上行動力。
基本面改善成爲本輪外資機構集體看好中國市場的重要驅動力之一。摩根士丹利指出,MSCI中國指數成分股正迎來三年半以來的首次季度業績超預期,這主要得益於企業積極的自我調整措施以及科技和人工智能相關投資的加速。摩根大通則認爲,中國股市在亞洲市場內部具備相對優勢,受益於政策支持、盈利增長週期向上和合理的估值。此外,瑞銀證券中國股票策略分析師孟磊也預計,A股滬深300指數的每股盈利增長有望從2024年的1%提升至2025年的6%。
在與國際投資者的交流中,外資投行普遍反饋資金對中國股市的興趣明顯提升。劉勁津表示,中國市場已經重新回到了投資者關注的視野中,全球投資者對中國股票的興趣和參與程度達到了自2021年初以來的最高點。孟磊也指出,過去一個月內,他們與亞太和歐洲的幾十位國際投資者就中國股市進行了交流,投資者對中國股市的關注度與情緒明顯上升,並且普遍認同中國經濟處於復甦態勢。
國際投資者對中國經濟的復甦態勢和人工智能等創新領域表現出濃厚的興趣。部分長線投資者也開始關注消費板塊的投資機會,考慮到近期一線城市房價和成交量出現企穩的跡象,以及優質消費內容的持續供給和消費提振政策的不斷髮力。
根據全球資金流向監測機構EPFR的數據,截至2025年2月底,全球主動型基金對中國股票的配置仍有提升空間。摩根大通估計,投資組合中每增加50個基點對中國的配置,將帶來820億美元的資金淨流入。這一系列積極信號表明,中國市場正吸引着全球投資者的目光,未來有望繼續保持穩健的增長態勢。(陳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