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調整中資金逆勢加倉 機構稱核心邏輯未改

【環球網財經綜合報道】近期港股市場持續調整,但部分投資者通過ETF及港股通渠道逆勢佈局。

自3月20日以來,恆生指數累計下跌近6%,恆生科技指數同期跌幅達9%,而此前在資產重估邏輯推動下,恆指及恆生科技指數年初至3月19日分別累計上漲超30%和40%。

市場分析認爲,短期回調受前期獲利盤了結、外部關稅政策預期及經濟數據驗證窗口影響,但港股中長期配置價值仍被看好。

數據顯示,多隻港股科技類ETF在調整中獲資金增持。安碩恆生科技ETF基金份額在3月18日至24日的4個交易日內從12.40億份增至17.30億份,增加4.9億份;南方東英恆生科技ETF同期份額從76.83億份升至78.28億份,增加1.45億份;華夏恆生互聯網科技業ETF則於3月21日和24日單日份額分別增加3.48億份和2.88億份。

南向資金亦持續流入,銀河證券統計顯示,2025年初至3月17日,港股通累計淨流入3860億港元,日均成交額1096億港元,佔港股總成交額44%。分行業看,非必需消費、資訊科技及金融業分別獲1151億、972億及749億港元淨流入,國際中介資金則階段性流入醫療保健、科技及消費板塊。

對於市場前景,機構普遍認爲港股核心邏輯未受動搖。國泰君安認爲,外部政策及財報披露或加劇短期波動,但港股基本面韌性、低利率環境及消費企穩趨勢將支撐科技股表現。

華泰證券建議維持“啞鈴策略”,聚焦互聯網、科技硬件及消費復甦方向,同時關注AI賦能創新藥;方正證券強調,當前港股估值處於歷史中樞,中國經濟回升、企業盈利觸底及流動性寬鬆將繼續驅動行情。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