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銀:外資對中國股市的興趣和情緒已明顯改善

【環球網財經綜合報道】瑞銀集團報告顯示,海外投資者對中國股市的關注度近期顯著升溫,市場情緒達到過去兩年最積極水平。該機構指出,政策寬鬆週期開啓、AI等創新領域突破及宏觀預期改善,正推動全球資本重新評估中國資產配置價值。

瑞銀在與亞太、歐洲投資者的密集溝通中發現,對中國股市的興趣呈現“戲劇性回升”。這一轉變源於三大驅動因素:人工智能技術突破重塑產業競爭力、房地產與消費領域政策持續發力、財政刺激預期升溫。投資者關注焦點已從長期結構性問題轉向短期復甦動能,包括春節消費回暖、車市反彈及樓市企穩跡象。

儘管年初以來恆生科技指數飆漲35.2%,大幅跑贏滬深300指數的1.9%漲幅,瑞銀認爲兩地市場差異主要源於指數構成:港股以科技股爲主導受益於AI熱潮,而A股金融、消費權重板塊復甦相對滯後。值得注意的是,南向資金年內湧入港股同比激增,與A股新基金髮行形成反差。

瑞銀團隊認爲,AH股溢價指數已低於歷史均值,A股存在“均值迴歸”動力。隨着消費回暖、車市復甦及地產企穩對主板形成支撐,疊加估值較2017至2021年均值低7%至8%,滬深300盈利增速有望從2024年1%提升至2025年6%,縮小與港股的回報差距。

在全球股市排序中,瑞銀將歐洲列爲首選(政治週期+財政刺激),中國保持新興市場唯一超配評級。該機構認爲,其他新興市場更易受美國關稅衝擊,而中國科技自立與內需復甦構成緩衝。相較之下,美股或被高估,標普500或回調至5300點,因“疲軟宏觀數據尚未充分定價”。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