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資委深化“AI+”專項行動 央企人工智能賦能超500個高價值場景

【環球網財經綜合報道】3月25日,國務院國資委舉辦中央企業“人工智能+”成果媒體通氣會,公佈央企在人工智能應用、算力基建、數據共建及大模型研發等領域取得的關鍵進展。國資委規劃發展局負責人表示,通過連續兩年實施“AI+”專項行動,央企已佈局超500個高價值應用場景,開放公益性智算平臺,並聯合產業鏈構建行業大模型生態,爲我國人工智能產業高質量發展注入動能。

聚焦工業製造、能源電力、智能網聯汽車等重點領域,央企推動AI技術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國家電網自主研發“光明”大模型,爲電網安全運行、新能源消納提供智能決策支持;中國石油發佈“崑崙”能源化工大模型,賦能油氣勘探開發全流程效率提升;中國電子推出金融級“源啓”大模型,助力銀行、保險機構優化信貸風控與合規管理。國資委同步推動央企開放應用場景,通過採購合作、平臺共建等方式與民企、高校協同創新。

三大運營商牽頭打造“息壤”“雲驍”“慧聚”等國家級智算平臺,面向社會提供公益性算力服務。數據共建方面,央企在交通物流、綠色低碳、石油石化等領域匯聚高質量數據集,參與建設數據標註基地,孵化專精特新數據企業,形成標準化數據產品矩陣,爲AI模型訓練提供“燃料”。

通信央企加速突破核心技術:中國移動“九天”、中國電信“星辰”、中國聯通“元景”等千億級大模型已具備全模態推理與智能體應用能力。同時,央企聯合產業鏈上下游研發垂直行業大模型,推動AI技術深度適配製造業、金融等專業化需求。

國資委明確,下一步將強化高價值場景攻堅,分批建設重點行業數據集,提升智算基座支撐力。資金投入上,引導央企擴大長期資本佈局,優化AI人才評價體系;技術上聚焦“根技術”突破,推動原始創新,深化與民企、科研機構協同,共建開放生態。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