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ETF溢價警報拉響,警惕"擊鼓傳花"式炒作

【環球網財經綜合報道】3月18日,易方達、南方基金等頭部公募集體發佈跨境ETF溢價風險警示,景順長城標普消費ETF、國泰標普500ETF因溢價率飆升至37.35%、12.5%觸發盤中停牌,市場投機情緒再度引發關注。這是繼春節前跨境ETF溢價率突破50%後,年內第二波集中風險釋放。

當日早盤,景順長城標普消費ETF因溢價率突破37%緊急停牌至10:30,其換手率高達159%;國泰標普500ETF同步停牌,溢價率12.5%的同時換手率飆至239%。南方沙特ETF、華安德國ETF等熱門品種溢價率均超4%,易方達中概互聯網ETF午間溢價達3.76%,基金公司密集發佈"高溢價買入可能重大虧損"預警。

數據監測顯示,上週QDII基金換手率激增,中概互聯、沙特ETF等品種成爲資金新寵。儘管3月以來標普500指數下跌近10%、納指重挫14%,跨境ETF卻逆勢上漲,凸顯資金利用T+0機制套利。以景順長城標普消費ETF爲例,其跟蹤的標普500消費指數年內下跌7.2%,但基金價格卻因流動性炒作上漲23%,形成嚴重背離。

摩根士丹利分析師表示,市場對美聯儲2025年降息三次、累計60基點的預期,與美國政府潛在關稅政策形成博弈,導致美債收益率跌至4.3%下方。資金在股債雙殺中轉向跨境ETF尋求避險,但機構提醒,當前溢價已脫離基本面。以國泰標普500ETF爲例,其淨值隨指數下跌6.8%,但二級市場價格反升4.2%,形成12.5%的"泡沫空間"。

數據顯示,春節前嘉實德國ETF、南方沙特ETF等品種溢價率曾突破50%,但隨着套利資金撤離,相關基金價格在2周內暴跌45%。華寶證券警告,當前高換手率品種一旦遭遇集中贖回,價格坍塌風險極高。投資者需警惕三大信號:溢價率超5%、單日換手率超100%、淨值與價格走勢持續背離。

此外,監管層已窗口指導基金公司加強流動性管理,要求對溢價超10%的ETF執行盤中停牌。市場人士呼籲,普通投資者應避免盲目跟風,跨境ETF套利存在外匯額度、申贖時差等專業壁壘,非機構投資者極易淪爲"最後一棒"接盤者。



Scroll to Top